防治管理措施
1营林措施 可采取提高造林密度、合理施肥、加速林地郁闭度,以及种植舞毒蛾不喜食的油松、华山松、白皮松、刺槐、国槐等树种,来达到控制舞毒蛾的目的。
2人工治理 舞毒蛾初孵幼虫有群聚性,集中成片,所以也可以根据其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的越冬场所采取相应的人工防治方法。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可在幼虫尚未活动前,人工刮除卵块,以降低害虫数量,减少翌年虫口密度;亦可幼虫聚集还未分散时,及时人工捕捉灭虫。
3化学防治 通过2.5%溴氰菊酯乳剂进行喷杀试验,舞毒蛾幼虫平均死亡率可达到99.4%.也可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450~600g/ha,防治效果良好。由于幼虫在取食、化蛹等活动过程中常沿树干迁移,所以可以用菊酯类药剂制成的毒笔、毒纸、毒绳等在树干上划毒环,缚毒纸、毒绳,毒杀幼虫。
4植物制剂防治 幼虫期喷洒触杀性杀虫剂,如1.2%苦·烟乳油1000倍液。杨、柳、榆、栎、山杏、山楂、落叶松等树木,喷洒后见效快,可达90%~100%. 而对益虫和天敌无害,对花草、树木也无药害。药剂杀虫普广,幼虫一旦接触,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尤其对鳞翅目、同翅目幼虫防治效果更佳。
5灯光诱杀 每年7月在林间使用佳多片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或用节能灯作诱虫光源,灯下安放盛有1000~2000倍液杀虫剂的塑料盆,引诱毒杀羽化成虫,每晚开灯6小时以上,每隔1小时捞一次死亡虫体,可有效地诱杀成虫。
6生物防治 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具有很强的趋性化的特点。特别是中国农业网对雌蛾释放出的性信息素,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舞毒蛾成虫。性引诱剂诱杀与灯诱不同的是具有专一性,只对舞毒蛾有效果,所以能够集中歼灭。环保的同时还有利于保护益鸟。
7燃烟防治 在每年的5月下旬~6月上旬,在幼虫3龄期进行化学烟剂防治。放烟时间一般在清晨或傍晚时出现逆温层时进行,烟点之间的距离为7m,烟点带间的距离为300m,如果超过300m,则应补充辅助烟带。在放烟时一定要按照烟剂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放烟过程中注意防火,防止引起森林火灾。注意选择以生物农药为主成分的烟剂,降低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但在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压低虫口密度,减轻灾害损失。
上一篇: 如何对漏免畜禽及时进行补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