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酸性、生理酸性氮肥,酸性是指pH<7;生理酸性是指该氮肥在土壤中被吸收后,根系呼吸产生的氢离子与氮肥的阴离子组成酸性物质。比如磷酸一铵属于弱酸性肥料,pH约在4.2-4.6之间。磷酸二铵pH8以上,属于碱性氮肥。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因为作物对氮的吸收量高于硫,所以容易在作物根际形成极少量的硫酸,尿素属于中性肥料。②、盐化较严重的地,要杜绝氯化铵,虽然氯化铵是生理酸性肥料,但是氯化铵的氯离子含量非常高,使本来盐化严重的土壤进一步加剧,甚至改变盐土的类型。③、在春季气温较低的时候,建议施用硝态氮肥,由于春季气温较低,土壤中的酶活性、菌类生理活动较低,导致尿素、铵态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非常慢。④、坚决杜绝施用碳铵,碳铵是强碱性肥料,在**碱土极易挥发,造成氮素利用率极低。为什么近年来很多农户称,碳铵在苗期提苗快。主要是碳铵与土壤中的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氨气与二氧化碳,使得土壤的气相比例提高,地温提升速度快。特别在一些粘性土壤中表现尤其明显。⑤、砂性土壤,避免使用硝态氮肥,由于硝态氮肥中硝酸根是阴离子,土壤胶体无法吸附,加上砂性土壤渗水性极强,很容易造成氮肥淋溶到耕层以下,利用率降低严重。⑥、从氮肥施入土壤到表现在作物:硝态氮肥>铵态氮肥>脲态氮,所以在大田表现缺氮的情况下,可以从氮肥吸收时间上考虑选择氮肥的种类。⑦、注重有机氮肥的施入,氨基酸类有机肥,除了提高土壤有机质外,还有部分氮肥。使得C/N趋于合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种类与数量。⑧、不同形态的氮素经过合理搭配可以显著的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⑨、黏质土壤,在氮肥施用上,要注意不能过量,避免出现作物中后期贪青晚熟的情况。原因是,黏质土壤保肥能力极强,由于土壤结构、温度等问题作物苗期表现不佳,被误认为氮素缺乏,加大使用量,导致作物中后期构建起强大的根系网络后,氮素积累过量,贪青晚熟,徒长等现象。
上一篇: 莴苣浇水注意事项?
下一篇: 甜椒白星病的病症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