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树绒蚧是北方柿树常见的害虫。它刺吸植物汁液,除了为害果实外,也为害嫩枝和新梢,初为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黑斑。群居数量很大时降低树势,造成落花落果。严重影响柿树正常的生长结实。柿绒蚧雌成虫体长约1.5毫米,雄成虫约1毫米,卵长约0.4毫米。虫体和卵均为紫红色,成虫背面生有毛毡状白色介壳,卵也藏在介壳下,这使得药剂很难触及虫体。它的若虫体长约0.5毫米,紫红色,周身有短刺状突起,由于尚未形成介壳,容易被药剂杀死。柿绒蚧移动性差,一生固定在一个地方为害。这为防治提供了充裕的时间。柿绒蚧以初龄若虫在2年以上的枝条皮层缝隙、干柿蒂以及树干的粗皮缝隙中越冬。在山东省一年发生4代,各代若虫基本上是在6~9月,每月中旬发生一代,前两代主要为害柿叶及嫩梢,后两代为害柿果。10月中旬左右以第四代若虫越冬。
为害柿、黑枣,若虫和雌成虫吸食叶片、嫩枝及果实汁液,发生严重时造成落叶及早期落果。
1为害症状 以若虫、雌成虫固着寄生于柿树的枝条、叶片、叶柄、果实和果蒂的表面,刺吸汁液。虫体固着处的组织皆凹陷变为黑色;受害严重的,叶面畸形,造成落叶、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2形态特征 雌成虫介壳及虫体背面的卵囊长3mm、宽2mm,鞋底状,正面隆起,前端椭圆形,尾端内陷成钳状,由灰白色绒状的蜡质物组成。表面有稀疏的、穿出介壳层的、白色且较粗而长的蜡毛,似毛毡状。介壳与寄主相接触的周缘,向内方卷起。介壳下虫体,未产卵的较介壳略小,椭圆形,上下稍扁平,腹部体节极明显,胭脂红色;喙2节,口针围较长,达中足基节;触角4节,足3对,胚节和跗节等长;爪冠球毛和跗冠球毛各1对,均长达爪端。肛环发达,具肛环毛8条。体背刺排成5纵列。
上一篇: 蔬菜腐败病发生有什么规律?
下一篇: 国外休闲观光农业有哪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