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时间、药剂。
稻包虫的防治指标为:小虫苞10~15个/百丛;防治关键时期:幼虫三龄前;防治药剂为:可选用25%甲维盐茚虫威(展净)水分散粒剂、30%毒斯蜱水乳剂、1.8%阿维菌素乳油等.
选用10%稻腾或9080(四氯虫酰胺)或康宽防治效果最好,幼虫卷包前最好防治,可兼治稻纵卷叶螟和水稻螟虫。
稻苞虫是水稻上一种食叶害虫,一般在山区、半山区、滨湖地区、新垦稻区、旱改水地区,常间歇发生成灾。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苞,蚕食稻叶,减少稻株光合作用面积,使植株矮小,穗短粒小或不实。据调查,稻苞虫在很多乡镇均有发生,大面积呈轻发生态势,还有个别村社发生严重。
(1)冬春季成虫羽化前,结合积肥,铲除田边、沟边、积水塘边的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
(2)药剂防治:稻苞虫在田间的发生分布很不平衡,应做好测报,掌握在幼虫3龄以前,抓住重点田块进行药剂防治。在稻苞虫经常猖獗的地区内,要设立成虫观测圃(如千日红花圃)预测防治适期。在成虫出现高峰后2~4天是田间产卵高峰;10~14天是田间幼虫出现盛期。在成虫高峰后7~10天,检查田间虫龄,决定防治日期。防治指标:一般在分蘖期每百丛稻株有虫5头以上,圆秆期10头以上的稻田需要防治。可选用下列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盐、氟虫氰等。
以迟中稻田为重点,掌握低龄幼虫盛期,每百丛水稻有虫10~20头时施药。亩用90%晶体敌百虫75~100克,或50%杀螟松乳油100~250毫升,或BT乳剂150~200毫升,任选一种,兑水75~100千克常规喷雾,或兑水5~7.5千克低量喷雾。
在卵孵盛期用氯虫苯甲酰胺兑水喷雾。
上一篇: 芦笋的栽培历史有多久?
下一篇: 如何分辨石榴的完全花和败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