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度:辣椒属喜温作物,辣椒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温度超过35℃或低于10℃都不能发芽。25℃时发芽需4-5天,15℃时需10-15天,12℃时需20天以上,10℃以下则难于发芽。苗期往往地温、气温较低,生长缓慢,要采取人工增温办法防寒防冻,种子出芽后,随秧苗的长大,耐低温的能力随之增强,具有三片以上真叶能在5℃以上不受冷害。种子出芽后在25℃时,生长迅速,但极瘦弱,必须降低温度至20℃左右,保持幼苗健壮缓慢生长,使子叶肥大,对初生真叶和花芽分化有利。 辣椒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温度低于15℃生长发育完全停止,持续低于5℃则植株可能受害,0℃时植株很易产生冻害。辣椒在生长发育时期适宜的昼夜温差为6℃-10℃,以白天26℃-27℃,夜间16℃-20℃比较适合,这样的温度可以使辣椒白天能有较强光合作用,夜间能较快而且充分地把营养运转到根系、茎尖、花芽、果实等生长中心部位去,并且减少呼吸作用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植株开花授粉期要求夜间温度在15.5℃-20.5℃为适宜,低于15℃受精不良,大量落花,低于10℃,不开花,花粉死亡,易引起落花落果,座得住的幼果也不肥大,极易变形。辣椒又怕炎热,白天温度升到35℃以上时,花粉变态或不孕,不能受精而落花,即使受精,果实也不发育而干萎。
2、光照:辣椒属喜光植物,除了发芽阶段不需要光照外,其它生育阶段都要求有充足的光照。幼苗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良好的光照条件,这是培育壮苗的必要条件,如果光照足,幼苗的节间就短,茎粗壮,叶片厚,颜色深,根系发达,抗逆性强,不易感病,苗齐苗壮,从而为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光照不足,幼苗节间伸长,含水量增加,叶片较薄,颜色浅,根系不发达,幼苗瘦弱,抗逆性差,易感染病害,对以后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要注意有晴天通风见光增加,生长发育阶段光照充足,是促进辣椒枝叶繁茂,叶片增厚,开花、结果多、果实发育良好、产量高的重要条件。
3、水分:辣椒是茄果类中较耐旱的作物,蒸发所耗的水分比其它作物少得多,因为它的叶片比同科其他作物的叶片较小,冲背绒毛稀少。一般小果类型辣椒品种特别是干椒比大果类型甜椒品种耐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水分相对较少。辣椒在各生育期的需水量不同,种子只有吸收充分的水分才能发芽,但由于种皮较厚,吸水速度较慢,所以催芽前先要浸泡种子6-8小时,使其充分吸水。浸泡时间过短,达不到催芽的目的,而且有可能吸水不充足,不均匀,在催芽处理过程中会伤害种子。浸泡时间过长,会造成营养外流,氧气不足而影响种子的生活力。幼苗植株需水较少,此时又值低温弱光季节,土壤水分过多,通气性差,缺少氧气,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纤弱,抗逆性差利于病菌侵入,造成大量死苗,故在这期间苗床不要灌水,以控温降湿为主,在晴天的中午要揭开覆盖物加强通风降湿。移栽后,植株生长量加大,需水量随之增加,此期内要适当浇水,满足植株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仍要适当控制水分。
4、土壤条件:辣椒对土壤类型的要求不严格,红壤土、砂质土、黑壤土等各类土壤都可以栽植,但要获得高产优质,对土壤的选择还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土壤粘重,肥水条件较差的缓坡地,只能栽植耐旱、耐瘠的线椒或可以避旱保收的早熟辣椒,大果型肉质较厚的品种须栽培在土质疏松、肥水条件极好的河岸或湖区砂质土壤上或灌溉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上才能获得高产。
上一篇: 如何防治火龙果线虫病?
下一篇: 如何防治韭菜软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