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复穗(香蕉穗)的成因和对策是什么? 其他禾谷类

复穗(香蕉穗)的成因和对策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玉米多穗的成因

1) 不同品种的遗传因素:不同品种腋芽发育进程不同,有的品种在适宜条件下多个腋芽同步分化发育易形成多穗,有的 品种则第一腋芽分化发育优势明显,从而抑制了下一节果穗发育进程,不会形成多穗。

2) 雄花序生长受阻,促进雌穗发育:顶端雄花序形成时遭受短期的水分不足,引起 5-7 节上腋芽发育形成 2-3 个成熟的 雌性花序,导致多穗的形成。

3) 碳氮代谢不协调:拔节后玉米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期,茎叶生长量大,雌雄穗分化形成,干物质积累较快, 如果土壤肥力较高,水肥过多,会造成碳,氮代谢不协调,过多的营养物质会促使多个雌穗花序发育成熟而形成多穗.

4) 种植不合理:密度过大, 叶片相互遮阴, 花粉不易落到雌穗上, 无法正常受精结实, 加之适宜的环境条件,促使下一 雌穗发育成熟,形成多穗。

5) 环境条件不适宜:在抽雄开花期, 如果遇到阴雨寡照天气, 雄穗不散粉或即使散粉但由于雌穗花丝有雨水而导致花粉粒吸水膨胀破裂死亡, 无法受精, 导致空穗无籽, 过剩的营养物质又重新分配到下一节果穗, 从而导致多穗发生。

2, 防治玉米多穗的主要措施

1) 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良品种: 首先选用国家审定并推荐种植的品种;其次,根据农业部门推荐的品种布局选种;再者, 从正规种子经营店购买质量可靠的种子; 切忌: 盲目求新,求异; 盲目看广告买种;图便宜购买假冒 伪劣种子.

2) 加强水肥科学管理: 玉米抽雄前后需水量最大,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要求土壤含水量 70-80%。如果水分欠缺, 应及时灌水, 保墒, 以保证雌雄穗均衡发育降低多穗的发生。根据不同品种需肥特性,种植区域,方式,时期等,确定施肥元素及配比。

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地表下 15 厘米地温稳定通过 12℃作为适宜播种期;抢早抢墒播种,做到一播全苗,抽雄散粉 期错过高温多雨季节.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气, 提高光能利用率, 促进个体充分发育, 降低多穗的发生。一般品种净作每亩密度为 3200-3500 株,套种 2500-2800 株,紧凑型玉米净作每亩密度 3500-3800 株,套种 3000-3500 株,先甜5号种植密度不能高于2600株/亩。

4) 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发现多穗及时掰掉,只保留 1 个果穗,避免消耗养分,保 证目标果穗养分的供应及积累。

玉米多穗易造成第一果穗偏小,穗粒数少,造成减产甚至空秆绝收。

1, 玉米多穗的成因

1)不同品种的遗传因素:不同品种腋芽发育进程不同,有的品种在适宜条件下多个腋芽同步分化发育易形成多穗,有的 品种则第一腋芽分化发育优势明显,从而抑制了下一节果穗发育进程,不会形成多穗。

2)雄花序生长受阻,促进雌穗发育:顶端雄花序形成时遭受短期的水分不足,引起 5-7 节上腋芽发育形成 2-3 个成熟的 雌性花序,导致多穗的形成。

3)碳氮代谢不协调:拔节后玉米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期,茎叶生长量大,雌雄穗分化形成,干物质积累较快, 如果土壤肥力较高,水肥过多,会造成碳,氮代谢不协调,过多的营养物质会促使多个雌穗花序发育成熟而形成多穗.

4)种植不合理:密度过大, 叶片相互遮阴, 花粉不易落到雌穗上, 无法正常受精结实, 加之适宜的环境条件,促使下一 雌穗发育成熟,形成多穗。

5)环境条件不适宜:在抽雄开花期, 如果遇到阴雨寡照天气, 雄穗不散粉或即使散粉但由于雌穗花丝有雨水而导致花粉粒吸水膨胀破裂死亡, 无法受精, 导致空穗无籽, 过剩的营养物质又重新分配到下一节果穗, 从而导致多穗发生。

2, 防治玉米多穗的主要措施

1)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良品种: 首先选用国家审定并推荐种植的品种;其次,根据农业部门推荐的品种布局选种;再者, 从正规种子经营店购买质量可靠的种子; 切忌: 盲目求新,求异; 盲目看广告买种;图便宜购买假冒 伪劣种子.

2)加强水肥科学管理: 玉米抽雄前后需水量最大,是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要求土壤含水量 70-80%。如果水分欠缺, 应及时灌水, 保墒, 以保证雌雄穗均衡发育降低多穗的发生。根据不同品种需肥特性,种植区域,方式,时期等,确定施肥元素及配比。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地表下 15 厘米地温稳定通过 12℃作为适宜播种期;抢早抢墒播种,做到一播全苗,抽雄散粉 期错过高温多雨季节.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气, 提高光能利用率, 促进个体充分发育, 降低多穗的发生。一般品种净作每亩密度为 3200-3500 株,套种 2500-2800 株,紧凑型玉米净作每亩密度 3500-3800 株,套种 3000-3500 株,先甜5号种植密度不能高于2600株/亩。

4)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发现多穗及时掰掉,只保留 1 个果穗,避免消耗养分,保 证目标果穗养分的供应及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