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期温度管理
出苗前尽量保温,但并非温度越高越好。虽未出苗,如上午床内温度达到36℃以上,也应通风降温或遮光降温,防止高温灼芽哑种。床内温度超过40℃,1~2个小时,就会哑种不出苗。出苗、齐苗前后,温度控制在30~32℃。一叶一心期,温度控制在25~30℃。床外温度达到15℃以上时就应通风练苗。夜间要盖好盖严,防寒潮和霜冻造成危害。遇有霜冻预报,有条件的可往步道沟灌水保苗,好天将水排出。2叶1心期,床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根据苗情和天气决定通风炼苗时间,根据风力和风向调整通风口大小、多少、位置和方向,以控制床内温度。
揭膜前3~5天要大通风,阴雨天夜间可不关闭通风口,逐渐达到昼揭夜盖,直到夜间也不覆盖农膜。晚霜过后撤掉农膜。
出苗前要做好保温工作,但并非温度越高越好;种子发芽时期,为促其尽快出苗,棚内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一叶一心期的秧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28℃;两叶一心期的秧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三叶一心期的秧苗,棚内温度控制在20℃。最低温度不低于10℃。夜间气温偏低,大棚可采用在棚外覆盖草帘、在棚内熏烟等方法保温、防冻。小棚育苗的要在棚外面盖稻草或防寒被等措施增温,确保达到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使稻种在苗床上能正常生长发育。
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揭掉地膜,最好在早晨揭地膜,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地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揭地膜后就可以进行小通风,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尤其在2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高于25℃,要通风降温,防止出现早穗现象。在3叶期以后逐渐大通风,棚内外温度接近一致,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不用覆膜,等待插秧
上一篇: 鱿鱼卵如何收集?
下一篇: 月季花虫害怎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