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引种的规律及注意事项? 其他禾谷类

引种的规律及注意事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农作物引种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引入的品种能否适应当地的生态环境。根据不同作物、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环境的差异,引种要遵循以下规律:
  纬度相同的不同地区间引种。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相近的地区之间,日照长度和气温条件大致相同,作物品种生态类型相似,相互引种容易成功。纬度相同,海拔高度不同的地区之间在温度上有较大差别,光质(主要是紫外线)和光照强度也有差别。因此,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引种,气温由高到低,紫外线由弱到强,光照强度提高,植株相对变矮,生育期相应延长。而从高原向平原引种,植株表现比原产地要高大,繁茂性增强。
  不同纬度地区间引种。不同纬度地区之间温度、日照时数均有差异,因此,必须考虑作物品种对变化了的温度、光照等生态条件的反应程度,掌握其引种规律。
  低温、长日照作物由高纬度的北方向低纬度的南方地区引种时,往往由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度高于北方地区,春季日照南方地区短于北方地区,作物感温阶段对低温的要求和感光阶段对长日照的要求均不能满足,经常表现为抽穗推迟,生育期延长,甚至不能抽穗开花。因此,北种南引时,宜选择早熟、春性品种。原产南方地区的品种向北方地区引种时,往往因为温度降低、日照时数延长,能够很快满足作物对温度和日照条件的需求,作物生长表现出抽穗、成熟提早、生长期缩短,不易获得高的产量。另外,由于高纬度地区春、秋季霜冻严重,作物容易遭受冰霜冻害。因此,低温、长日照作物由南向北一般不宜长距离引种。
  高温、短日照作物北种南引,由于其作物大都是春播的,属早熟春作物,其感温性较强而感光性较弱。所以,这些品种北种南引时,往往因为南方地区的气温高于北方地区,会缩短其生育期,作物往往表现为植株变矮,抽穗提早,穗形变小,生育期明显缩短,因此,宜引比较迟熟的品种并尽量早播、早栽以缩小生育前期的气温与原产地的差异。南种北引,由于气温降低、日照时数延长,一般表现为生育期延长,植株变高,抽穗推迟,穗子变大,粒数增多,宜引种早熟品种,以避免后期低温危害。
  以营养器官为收获产品的无性繁殖作物,如马铃薯、甘薯、甘蔗等,只要引进地区的生长条件良好,被利用的营养器官产量和品质等经济性状表现优良,就可以引种。以营养器官为收获产品的有性繁殖作物,可以利用作物对温度和光照的反应特性,通过南种北引,延长营养生长期,推迟生殖生长,促进营养器官的高产优质。我国“南麻北种”的增产经验即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麻类原产南方,属短日照作物,在短日照条件下能较快开花结实。引种到北方后,因日照延长而使开花结实推迟,茎秆生长期延长,表现植株高大、茎秆纤维变长,从而能显著增加麻的产量,并提高了品质。

引种的注意事项

  (一)要充分了解新引入品种的适应性

  引种是把一种植物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理气候带栽植。引种前要全面分析植物原产地和引种地的自然条件,这样才能预见引种植物在新地区的生态条件下栽培成功的可能性。对于果树栽培品种来说,由于长期定向选择,往往果实增大了,品质增高了,但抗性却下降了,所以品种的适应性很重要。

  核桃的适应性很广,是我国栽培最普遍的果树之一。但不同品种有其不同的适应范围,在一个地区表现好,到另一地区并不一定好。要知道它在引种后的表现,首先要了解这个品种的来源,包括其父、母本,育成单位的地理位置及这个品种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然后分析它可能的适应性,再通过引种试种,对其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表现好的品种再行生产推广,绝不可盲目发展,对新品种不可盲目引种和扩大种植面积,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生产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二)要高度重视引种试验的重要性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以地(市)、县农业局、站为主导,由地(市)、县、乡级农技部门进行区域试验,然后向果农推广。而近年来,他们的职能被弱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走到了他们的前头。引种成功了,可以带来丰厚的利益,特别是果树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谁抢得先机,谁就可能得到发展。在利益驱使下,一些胆大妄为者在引进新品种之后,不加试验就大规模育苗,并投放市场。特别在我国苗木繁育体系的管理和知识产权并不健全的情况下,被一些投机者钻了空子,坑害了果农。有些育苗者故意夸大新品种的优点,弱化甚至排摆新品种的缺点,造成苗木市场混乱,良莠不分,使果树从业者无所适从,农民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所以引种试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要正确认识新品种的特性

  新品种与老品种相比,肯定有其长处,但具体到某一地方来讲,新品种不一定就是好品种。每个品都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有其适宜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可能是劣质品种了。更何况如今有了不少假的“新品种”。所以作为生产者,要正确认识新品种,了解清楚了,再引种生产。

  对新品种要先引种试种,再扩大种植面积。对品种有个初步了解后,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市场条件,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进行试种。在试种的过程中,对新品种果实的经济性状、植株的生物学特征特性(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充分了解后,再行推广,做到有的放矢。当然,在气候相拟的地区就不必多此一举了。

  (四)要注意农业推广在引种中的作用

  外地的品种引入本地后,有时并不是在所有环境条件方面都能充分满足它们生长发育的要求,需要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使引入人类型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获得高产优质的新产品。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应经济有效和切实可行。随着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特别是某些生长调节剂的有效利用,将会有更多的果树种类、品种成功地引入远离现有分布区的新的领域。例如,使用植物生长延缓剂PP333可增强核桃树的抗寒性。

  引种工作的成败总的包括内外两方面因素。内因方面是选择适当的基因型,使之能满足引种地区综合生态环境的要求。外因方面是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使引入类型能够正常地生长结果,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当然,还要考虑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

纬度相同的不同地区间引种。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相近的地区之间,日照长度和气温条件大致相同,作物品种生态类型相似,相互引种容易成功。纬度相同,海拔高度不同的地区之间在温度上有较大差别,光质(主要是紫外线)和光照强度也有差别。因此,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引种,气温由高到低,紫外线由弱到强,光照强度提高,植株相对变矮,生育期相应延长。而从高原向平原引种,植株表现比原产地要高大,繁茂性增强。
  不同纬度地区间引种。不同纬度地区之间温度、日照时数均有差异,因此,必须考虑作物品种对变化了的温度、光照等生态条件的反应程度,掌握其引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