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经济动物 > > 中秋蚕大蚕期饲养技术要点?

中秋蚕大蚕期饲养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中秋蚕大蚕期饲养技术要点

时至中秋高温闷热,全区中秋蚕已进入大蚕老眠期间,是蚕最易感病阶段,全体蚕桑技术员,辅导员要从以下几点指导蚕农做好降温排湿,防治蚕病暴发,为蚕茧丰产做好准备。
1、白昼开门窗,降温排湿,避免闷热爆发病毒病;
2、严禁喂蒸霉叶,做到早采晚喂,避免细菌性蚕病发生;
3、添食氯霉素或氟哌酸,可连续添食2-3次,严防细菌性蚕病发生;
4、严格防病消毒,春夏秋连续养蚕,病原菌积累多,繁殖快,致病力强。加强防病消毒,对预防蚕病夺取丰收十分重要;
5、加强饲养管理,稀放饱食,防止饥饿,加强眠起处理,严格提青分批。

时至中秋高温闷热,全区中秋蚕已进入大蚕老眠期间,是蚕最易感病阶段,全体蚕桑技术员,辅导员要从以下几点指导蚕农做好降温排湿,防治蚕病暴发,为蚕茧丰产做好准备。
1、白昼开门窗,降温排湿,避免闷热爆发病毒病;
2、严禁喂蒸霉叶,做到早采晚喂,避免细菌性蚕病发生;
3、添食药物,可连续添食2-3次,严防细菌性蚕病发生;
4、严格防病消毒,春夏秋连续养蚕,病原菌积累多,繁殖快,致病力强。加强防病消毒,对预防蚕病夺取丰收十分重要;
5、加强饲养管理,稀放饱食,防止饥饿,加强眠起处理,严格提青分批。

一、精心饲养好四龄蚕,为大眠眠起齐一打好基础。 因四龄蚕是中蚕,抵抗力仍较弱,所以,必须加强饲养管理,这几天气温较适宜,特别是晚上很凉爽,但仍要注意开门开窗,进行通风换气,把蚕室内控制在华氏75—77度、干湿差3—4度的标准温湿度。如碰到高温干燥的晴热天,中午在蚕室内要进行适当补湿。要加强蚕体蚕座消毒,饲养中要克服操作粗放、蚕座过密等不良现象,减少蚕体创伤,降低感染机会。同时要做好稀放良桑饱食工作。要防止农药中毒,四龄期用叶要求新鲜无毒。在晴天中午可适当添食抗菌素。总之,四龄蚕一定要严格管理,吃饱吃好、养大养匀,为大眠打好基础。

二、抓好大眠眠起处理工作。 大眠从见眠头到眠齐时间较长,因此,加眠网不宜过早,以约见1%眠头时加网为宜。一般在适时加眠网后二回桑约8—10小时加提青网,进行提青。在眠起不齐的情况下,要进行提青分批,要改变不分批、不提青的做法。眠中温湿度要求比饲养温度降低华氏1—2度,前期干湿差5—6度、后期差3—4度。眠中要求保持安静偏暗,避免风吹震动。开叶要适时,开叶前要用蚕药进行蚕体消毒,开叶用叶要求新鲜适熟。

三、养好五龄蚕,把好中秋蚕饲养最后关。

第一:要创造适宜的环境。

(1)、保持合理温湿度。大蚕适宜偏低温度和干燥环境饲养,五龄期把室温尽量控制在华氏74—75度、干湿差5度,要防止高温闷热或低温多湿。

(2)加强通风换气。大蚕呼吸量大,用桑量大,蚕座里蚕沙也多,容易污染室内空气,造成闷热,对蚕作的安全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大蚕期开门开窗、加强通风换气是解决闷热的重要措施。如遇雨天多湿,蚕座应撒石灰或干燥材料,也可熏烟排湿。

(3)做好扩座匀座、稀放饱食工作。给桑前要经常进行扩座匀座,5龄3昼时蚕座面积每张种达到40平方米左右,要保持充裕的面积和蚕儿均匀分布,以使充分饱食,把蚕养大、养健康。

(4)做到勤除沙。大蚕食桑量大、殘桑多、排出的蚕粪也多,易造成颡沙过厚,所以必须定时清除蚕沙,保持蚕座清洁干燥。地蚕或条桑育可不除沙,但在给桑前要多撒新鲜石灰粉或短稻草进行吸湿隔蚕沙。

第二、要做好桑叶的采、运、贮,并保持桑叶新鲜无毒。 晴天采叶要求在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不要在日中心采叶,采叶要用专用叶蔀,采好的桑叶要求做到轻装快运、防止蒸热变质。因大蚕期用桑量大,要求要有专用贮桑室,贮桑室要求低温多湿,要经常冲洗消毒。要做好桑叶的保鲜工作,桑叶贮放一般不超过12小时。若遇到晴热干燥天,桑叶含水率低时,在中午可适当吃一餐湿叶,可添食0.3%漂白粉液(1两漂白粉配水4公斤)或抗菌素,但要确保蚕座干燥,从而增强蚕儿体质。因中秋蚕饲养期间稻田治虫频繁,故大蚕期用叶要做到先试后吃,防止农药中毒。

第三、要做好防病、防毒、防蝇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