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成虫〕触角14 节。翅椭圆形,翅脉简单,足细长。雌体长约1.3-1.5mm,暗黄褐色,全身被有柔软细毛。头扁圆,复眼黑色,无单眼。腹末有1 根细长的伪产卵管,平时此管缩入体内。雄成虫体长0.9-1.2 ㎜,体色灰黄。〔卵〕无色透明,长椭圆形,卵长约0.12mm,宽0.03-0.04mm,外包一层胶质,卵的一端有1 根胶质的丝状体。〔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0-1.8 ㎜,黄白色。前胸腹面有1 个黄褐色的“Y”状剑骨片。〔蛹〕体长1.6-1.8 ㎜,宽0.5-0.6mm,深褐色,体外有一层胶质透明的蛹壳
发生规律: 1 年1 代,以老熟幼虫在林地表土中越冬。次年3 月下旬开始化蛹,4 月上旬在山核桃刚开花时先后羽化出土,羽化时间在下午4-6 时傍晚为多。闷热天气,地面潮湿利于成虫羽化,下雨天羽化较少。羽化后成虫先在地表飞绕交配,然后飞上树把卵产于雄花序和雌花蕾中。卵期很短经3-4 天孵化。孵化后幼虫活动力不强,聚集在一起,在雄花序弯曲肿大的部位剥开花粉囊和受害的雌花花蕾中可见3-8 条小蛆虫。幼虫具隐蔽性,老熟幼虫有弹跳性。整个为害期很短,约15 天左右。幼虫在雄花序和雌花蕾中吸取营养,成熟后随着枯萎花序凋谢或直接弹跳出花序、花蕾入地越冬,雄花上一般在4 月下旬落地越冬,雌花蕾一般在5 月上中旬落地越冬,在土中生活11 个月之多。
上一篇: 湖南新晃县公黄牛的峰包有什么作用?
下一篇: 杜鹃花对室内环境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