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良盐碱土栽培苜蓿?
盐碱土是盐土、碱土和各类盐化、碱化土壤的统称,它是由岩石风化产生的可溶性盐类随地表水或地下水渗入土壤,在干旱条件下,随水分蒸发,聚集于耕层而形成的。盐碱土包括氯化钠盐土、碳酸苏打盐土和硫酸盐土等,它们对苜蓿的生长、发育和分布都有一定的影响。苜蓿属于中等耐盐牧草,可以在轻度盐渍化土壤大量种植。当土壤盐分达到0.3%以上,苜蓿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表现出生长迟缓,生活力变弱,产量降低。改良盐碱土壤对栽培苜蓿尤为重要,在苜蓿生长过程中,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土壤盐分的反应也不一样,一般随着株龄的增长耐盐性逐渐提高,以幼苗期对土壤盐分的反应最为敏感。在盐碱过重的地区不能种植苜蓿,盐碱不太重的地块改良措施主要有:
(1)深挖排灌沟,引淡洗盐 一般作物要求淡化深度在1m以上,因此,要通过灌排把根系活动层的可溶性盐类排走,并把含盐地下水位控制在不使土壤返盐的深度。逐步将土壤中的含盐量降到不致影响苜蓿生长的标准。以氯化物为盐土,要降到0.2~0.3%,硫酸盐为主降到0.3~0.4%。排水沟深度以1.5米以上,间距60~80米为宜。碱性土含有大量吸收性钠,单纯洗盐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结合灌水施用石膏、磷石膏、黑矾、煤矸石等,以降低碱性。
(2)平整土地,防治返盐 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淋洗盐和灌水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返盐措施很多,如平整土地,改良土壤质地;结合农耕,适当密植和间作,雨后多中耕,疏松表土,切断毛细管;播种时,穴里铺沙或盖草等,以减少土壤水蒸发,抑制土壤返盐。
(3)增施有机肥料 改良盐碱土必须把治盐和培肥结合起来。不治盐,苜蓿生长不好;只治盐不培肥,土壤即使脱盐到一定程度,苜蓿产量也不会提高。因此,要在上述措施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缓冲能力,改善通透性,提高治盐、改良效果。
1.深挖排灌沟,引淡洗盐 一般作物要求淡化深度在1m以上,因此,要通过灌排把根系活动层的可溶性盐类排走,并把含盐地下水位控制在不使土壤返盐的深度。逐步将土壤中的含盐量降到不致影响苜蓿生长的标准。以氯化物为盐土,要降到0.2~0.3%,硫酸盐为主降到0.3~0.4%。排水沟深度以1.5米以上,间距60~80米为宜。碱性土含有大量吸收性钠,单纯洗盐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结合灌水施用石膏、磷石膏、黑矾、煤矸石等,以降低碱性。
2.平整土地,防治返盐 平整土地可使水分均匀下渗,提高淋洗盐和灌水洗盐的效果。防止土壤返盐措施很多,如平整土地,改良土壤质地;结合农耕,适当密植和间作,雨后多中耕,疏松表土,切断毛细管;播种时,穴里铺沙或盖草等,以减少土壤水蒸发,抑制土壤返盐。
3.增施有机肥料 改良盐碱土必须把治盐和培肥结合起来。不治盐,苜蓿生长不好;只治盐不培肥,土壤即使脱盐到一定程度,苜蓿产量也不会提高。因此,要在上述措施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缓冲能力,改善通透性,提高治盐、改良效果。
上一篇: 如何识别优劣豆腐皮?
下一篇: 收割机保养莫犯六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