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河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有些病鱼体表和鳃部同时有原生动物寄生。
症状:
早期表现为病鱼的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症状,肠道尚见有少量食物。随着病情发展,充血现象加剧,鳃丝充血,呈浅紫色,肿胀,肌肉呈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腹腔内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有的病鱼肛门红肿并伴有肠液溢出。病鱼周身病变,在水中行动迟缓或阵阵狂游。
流行情况:
细菌性败血症在华南地区大面积暴发,高密度养殖鲮、鲫、鲢、鳙、鲤、武昌鳊等鱼池占发病池塘的95%以上。成村连片流行,时间从4月初至12月底,水温9-34~C。
治疗方法:
1.该病一旦发生则周身病变,必须以内服与外用泼洒两种方式结合进行,单用一种方式,治里则不治表,治表则不治里,达不到里表兼治的目的。
2.外用药物及施用方法:采用二溴海因0.3克/米1,水体的浓度全池泼洒,每天下午5点左右泼洒1次,连续3天。第一疗程完成后,隔3-4天进行第二疗程,方法与剂量相同。
3.内服药物与施用方法:采用聚维酮碘制剂,每100千克鱼体重,在饲料中掺入5克药剂,制成药料,全天投喂,连喂10天为一疗程,需2个疗程。如果是颗粒料,可用喷壶将稀释好的药液均匀地喷在饲料表面,但不应使饲料潮解,应马上进行人工投喂;如果散料,可将饲料先用药液浸泡,然后扣堆定点投喂。
4.患细菌性败血症的鱼体,常常有寄生虫寄生,如发现鱼有阵阵狂游症状,在施用上述药物前,应先用鱼虫净18毫升/米*亩予以杀灭,疗效更加明显。
5.据观察,经上述方法治疗的细菌性败血症90%以上明显好转,治愈率为60%,30%左右因无法进食仅表现为体表症状减轻,而内部病变依旧。单独外用或单独内服方法治疗该病,无一痊愈。
上一篇: 浆果红豆杉属于什么纲?什么目?
下一篇: 鹅的消化器官及其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