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催红不宜过早。一般在果实充分长大时催红效果最好。如果果实还处在青熟期,没有充分长大,急于催红容易出现着色不均的僵果现象。
二是要注意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西红柿催红大多使用40%乙烯利,每50毫升乙烯利加水4公斤,混合均匀后使用。药液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产生明显的药害。
三是要注意每次每株催红果实的数量不宜太多。单株催红的果实一般以每次1—2个为好,因为单株一次催红果实太多,植株受药量过大,容易产生药害。
四是叶片不应沾染上药液,否则就会发黄凋落。催红的具体做法是:用小块海绵蘸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以戴上棉纱手套蘸药液涂抹果实表面。
西红柿果实红熟主要是呼吸作用加强产生乙烯的作用。春季气温较低、果实红熟较慢,用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进行喷洒后,当酸度降低时,就会将乙烯气体释放出来,促进果实红熟。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乙烯利一般为40%的瓶装液,其浓度为400000ppm,使用时可采取这样的公式,即
稀释倍数=原液浓度/使用浓度
例如:想配成2000ppm的乙烯利稀释液催熟,需用多少乙烯利原液,加水多少?
400000/2000=200(倍)
即用40%乙烯利原液1毫升,加水200毫升;用50克,加水10公斤;1公斤,加水200公斤,即能配制成2000ppm的乙烯利稀释液。
有两种方法:
(一)在植株上催红
多用500-1000ppm,将药液配好用软毛刷或粗毛笔蘸取药液,涂在绿熟期的果实上;有的地区带线手套蘸液后抓涂果实;也可用小喷雾器喷打,可提早上市 6至7天。
(二)摘下来催红
将绿熟期的果实带把收摘,放在 2000ppm的乙烯利药液中浸1分钟,捞出放在25-28℃的温室、阳畦或暖房中堆放4-5层,4至6天果实即可转红。
用乙烯利催熟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向植株上喷打,药液浓度不要过大,喷洒时不要喷到叶片和未熟果实上,否则会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在操作中一般中晚熟品种多采用涂抹法,早熟品种因生长期短,结果集中,即便有一部分落叶对产量影响较小,可采用喷洒法。
第二,温度要严格控制,低温不利于上色,空气相对湿度可保持80%-85%,湿度过大易发病腐烂。
第三,一定要用绿熟期的果实催熟。果实生长不足,颜色未变白的青幼果浸乙烯利后,上色不好,外表呈米黄色,有时外皮微红,但内部仍为绿色,果浆少、僵硬、品质下降。
一、催红不宜过早。
一般在果实充分长大时催红效果最好,如果果实还处在青熟期,没有充分长大,急于催红容易出现着色不均的僵果现象。
二、要注意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
番茄催红大多使用40%乙烯利,每50毫升乙烯利加水4公斤,混合均匀后使用。如果药液浓度过高,会产生明显的药害。
三、要注意每次每株催红果实的数量不宜太多。
单株催红的果实一般以每次1~2个为好,因为单株一次催红果实太多,植株受药量过大时容易产生药害。
四、药液不要沾染叶片。
如果不慎沾染,叶片就会发黄凋落。催红的具体做法是:用小块海绵浸蘸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以戴上棉纱手套浸蘸药液,涂抹果实表面。常用的番茄催红方法是用乙稀利激素,由于使用激素强行催熟,时常造成激素超标,影响品质。
在此介绍番茄催红一种新方法:将采摘下来的未红的果实平铺在草垫上,用喷雾器将食用48度白酒少量喷到果实上,然后盖铺上草席,焖置1~2天,催熟效果很好,而且口感比用激素处理的好,还有少许醇香。此种方法一般用于大规模促进果实上市时使用。
上一篇: 如何防治向日葵螟?
下一篇: 红蜘蛛为害桃树有何特点?怎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