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市场进行考察,瞄准市场再种植
大棚蔬菜的种植和生产要瞄准市场的空档,比人优、比人多、比人早。调查市场需求,进行拾遗补缺,发展精、细、优、特蔬菜,或者是一些较高档蔬菜。
2、提高复种指数
不同的蔬菜、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长特点,要根据种植品种、时间和特点来进行优良品种的选择,对茬口进行合理安排,多茬种植、立体栽培等方式,来增加复种指数。
3、对园土的消毒
由于大棚的蔬菜连坐次数较多,更容易发生较重的病虫害,所以在播种前或定植前,使用化学剂来消毒园土,大多都是用40%多菌灵,或者是50%甲基托布津。每平方米大概用8到10克,水加3公斤,大概掺土6公斤混合,撒到地里消毒,再整地。
4、膜下滴灌
这种方式的采用能够节水、省时省力、高产,同时还能 降低棚室的湿度,破坏病菌的侵染和生存条件,控制其生存和扩散。
5、 采用双层薄膜保温
双层保温,就是在棚内加地膜或小拱棚,可更好的保温。实验表明,棚内加地膜,能使地温增高2℃到3℃;小拱棚,可小棚内温度保持10℃以上,保证蔬菜在冬季也能够正常地生长。
6、 反光膜
在棚内北侧置铝合金反光膜,或者是挂银色薄膜,对棚内的北侧弱光区光照强度明显增强,提高棚室温度。
7、嫁接技术
选用根系发达,同时有较强抗病力的品种作为枮木,选择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来警醒接穗嫁接,克服重茬障碍,达到抗病、抗寒、优质和高产的目的。例如,黑子南瓜作枮木进行黄瓜的嫁接,延长黄瓜的生长发育,产量高,同时有效防止黄瓜枯萎病。
8、 二氧化碳气肥的加施
通过在黄瓜、菜花等多种蔬菜上的实验,二氧化碳气肥能够促使蔬菜增产,且能提前早熟上市,使蔬菜的商品性和耐贮性得到增强。
9、氨害的预防
棚内蔬菜的多量有机肥和氮素化肥的施用,由于其分解时会产生氨气,如果不能对通气、换气提起注意,易产生氨害。在棚内栽培的蔬菜,要尽量降低氮肥的用量,并及时对蔬菜进行浇水,肥料深施,并且覆土,常常注意通风换气。
上一篇: 梅花对日照的要求?
下一篇: 枣树的主要病害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