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提高能繁母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提高能繁母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提倡配前补饲。在冬季,要补充豆类、玉米等精料。母牛过肥或过瘦,都能导致发情异常和影响繁殖。在管理上要保证一定的户外运动和充足的日光浴,注重牛舍、牛体清洁卫生,平时要注意母牛的营养和健康,有病及时治疗,保证母牛正常发情。

(2)改进配种技术。正常情况下母牛产后1~3个情期发情排卵比较正常,2~4个情期容易受胎。减少漏配、误配,在管理上要仔细观察母牛的发情表现,并做必要的记录或及时报情,对那些发情征状不明显或不发情的母牛,应及时诊治。

(3)严格防疫措施,预防传染病,如布鲁菌病、胎儿弧菌病和滴虫病等,严格执行防疫注射、检疫和卫生措施。对病牛要按照兽医防疫措施隔离处理,对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牛要及早治疗。

(4)规范管理,做好精液解冻和保存,配前进行发情鉴定,做到适时输精,科学应用输精方法(采用直肠把握子宫颈深部输精法)。严格检查精液质量。液氮易挥发,贮精罐内液氮少于1/2时应及时补充。冷冻精液解冻后应立即输精,不宜存放过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