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雁丰辣椒合作社的张建国他向我咨询辣椒菌核有哪些症状?如何进行有效防治?
苗期发病在茎基部呈水渍状病斑,以后病斑变浅褐色,环绕茎一周,湿度大时病部易腐烂,无臭味,干燥条件下病部呈灰白色,病苗立枯而死。
主要发生在主茎或侧枝的分杈处,病斑环绕分杈处,表皮呈灰,白色,从发病分衩处向上的叶片青萎,剥开分杈处,内部往往有鼠粪状的小菌核。果实染病,往往从脐部开始呈水渍状湿腐,逐步向果蒂扩展至整果腐烂,湿度大时果表长出白色菌丝团。
(1)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
(2)及时深翻,覆盖地膜,防止菌核萌发出土。对已出土的子囊盘要及时铲除,严防蔓延。
(3)进行土壤消毒。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10克,拌细干土1公斤,撒在土表,或耙入土中。然后播种;也可选用40%福尔马林每平方米用药20~30毫升加水2.5~3升,均匀喷洒于土面上,充分拌匀后堆置,用潮湿的草帘或薄膜覆盖,闷2~3天以充分杀灭病菌,然后揭开覆盖物,把上壤摊开,晾15~20天待药气散发后,再进行播种或定植。
(4)药剂拌种或温汤浸种。将种子装入,干净的酒瓶,再按种子重量0.4~0.5%的量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60%防霉宝超微粉后,塞好瓶口。平放于地面用脚来回滚动100~150次,使药粉均匀粘附在种子表面后播种。此外对带菌种子也可用52℃温水浸种20分钟,把菌核烫死,后移入净水中冷却。
主要特征】:苗期发病茎基部初墨水浸状浅褐色斑,后变棕褐色,迅速绕茎一周,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但不产生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病苗呈立枯状死亡。成林茎或分权处易发病,发病茎呈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茎部皮层霉烂,病茎表面或髓部形成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干燥时植株表皮破裂,纤维束外露似麻状。叶片发病呈水浸状软腐,引起叶片脱落。果实发病时果面先变褐色,呈水浸状腐烂,逐渐向全果扩展,有的先从脐部开始向果蒂扩展至整果腐烂,表面长出白色菌丝体。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60%防霉宝超微粉拌种后播种。清除混在种子中的菌核。
(2)栽培措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及时深翻,覆盖地膜,防止菌核萌发出土。对已出土的子囊盘要及时铲除,严防蔓延。控制大棚温湿度,及时放风排湿,防止夜间棚内湿度迅速升高;控制浇水量,浇水时间安排在上午,以降低棚内湿度。气温较低时,特别春季寒流侵袭前要及时覆膜,防止植株受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或剪去病枝。
(3)药剂防治。每平方米苗床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10克拌细干土1千克,撒在土表,耙人土中后播种。每平方米用40%福尔马林20—30毫升加水2.5~3升,均匀喷洒于土面上,充分拌匀后堆起,用潮湿的草帘或薄膜覆盖,闷2-3天以充分杀灭病菌,然后揭开覆盖物,把土壤摊开,晾15—20天待药气散发后再播种或定植。发病后喷药,常用农药有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乙、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棚室也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熏治,每667平方米每次200克。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上一篇: 母猪返情、超期空怀、不发情防治措施?
下一篇: 雨季农机使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