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药害属非侵染性伤害,各地都时有发生,轻时对生产无明显影响,严重时显著影响产量和品质。
(1) 发生症状:药害因药剂种类、施用方法不同表现各异。通常在田间分布较均勻,或在叶片上表现为均勻受害,受害植株及叶片与着药剂量、施药部位直接相关。多在叶片上出现较均勻的黄点,或不规则浅褐色坏死斑,或沿叶脉黄化、变褐、坏死等,表现受害症状后一般不再发展。
(2) 发生原因:形成药害的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一是施用对作物高度敏感的药剂,如叶面喷洒有机磷(辛硫磷、敌敌畏)、铜制剂、抗菌素类等后致植株叶片组织受伤害。二是过量或超量施用平时安全的药剂,施用浓度超过了作物的忍耐剂量,致作物受药害。三是由于施药不均,使药剂在作物叶片等部位局部积累,受药超量,如施用烟雾剂使距药源较近的植株局部药害。喷洒药液过多、药液存积,致叶片下凹处或叶缘受药害等。
(3) 防治方法:根据造成药害的不同原因,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① 选用对作物安全的农药防治病虫。② 施药尽量避开作物对药剂的敏感时期,一般苗期、花期较敏感,需特别注意。③ 准确掌握施药技术,严格按规定浓度和用量配药,科学合理混合用药,稀释用水要选洁净清水。④ 作物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耐药力减弱,药剂活性增强,易产生药害,避免在炎热的中午施药。⑤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果发现用错药剂,或使用对作物敏感的药剂用量过大,可及时喷洒大量清水淋洗,并注意排灌。如发现作物已轻度受害,需加强管理,适当追施氮肥,促进作物向正常生长发育方向发展。如受害严重,需及时浇水、中耕、增施磷肥和钾肥,促进根系发育,尽可能增强植株恢复能力。
上一篇: 香椿的贮藏和巧加工?
下一篇: 农药的储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