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其他水产 > 养殖食用鳗有哪些技术要点? 其他水产

养殖食用鳗有哪些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日本食用鳗养殖技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线鳗开始,通过分养逐渐进入食用鳗阶段;另一种为直接购人大规格鳗种养成食用鳗。线鳗养殖为食用鳗,要不断进行分级分养。分养后,日投饲量为鳗总体重的2 % ~ 6 %。放养密度依鳗规格而异,如体重10 克的鳗苗,密度为3 ~ 6 千克/㎡;若大于10 克,则密度为9~21 千克/平米。
养殖与管理技术的其他方面,与线鳗养殖类似。池中残饵、粪便等应经常用虹吸管吸除或经排污口排出。冬季,保持水温在鳗适温范围,加温时保持池水清洁,尽量减少换水量,以利节省开支。

食用鳗养殖技术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从线鳗开始,通过分养逐渐进入食用鳗阶段;

另一种为直接购人大规格鳗种养成食用鳗。线鳗养殖为食用鳗,要不断进行分级分养。分养后,日投饲量为鳗总体重的2 % ~ 6 %。放养密度依鳗规格而异,如体重10 克的鳗苗,密度为3 ~ 6 千克/㎡;若大于10 克,则密度为9~21 千克/平米。

养殖与管理技术的其他方面,与线鳗养殖类似。池中残饵、粪便等应经常用虹吸管吸除或经排污口排出。冬季,保持水温在鳗适温范围,加温时保持池水清洁,尽量减少换水量,以利节省开支。

国内多是从线鳗养至食用鳗,也采用分级分养方式。有静水式土池和流水式加温养殖两种。
( 1 )静水式养殖技术要点 鳗种放养前5~10 天,应清池排污。前3~5 天,以0 .11 千克/米,生石灰液泼池消毒。鳗种放养分春、夏季放养两次。春放每尾规格20~70 克,密度0.45 ~ 0. 60 千克/米2 ,需养至年底达上市食用规格。夏季放养规格5~20 克,密度0.075 ~ 0 . 3 千克/米2 ,如养至年底未达食用规格,可作为翌年春放的大规格鳗种。水质指标要求溶氧6 ~ 9 毫克/升,pH 值7 . 2 ~ 8 . 5 ,透明度20 ~25 厘米,铵态氮(NH4-N ) 0 . 2 ~ 1 毫克/升,硫化氢0~0.2 毫克/升,亚硝酸盐<0.1 毫克/升,总硬度含碳酸钙140 ~ 800 毫克/升,总铁量<0 . 9 毫克/升。投饲按“四定”法,鳗种池投鲜、活饲料,日投饲量为鳗总体重的15 % ~ 20 % ;投配合饲料则为2 %~4 % ;食用鳗池投鲜、活饲料,日投饲量为鳗总体重的10%~15%,投配合饲料则为2 % ~ 3 %。日投喂2 次,即上午6 ~ 7 时,下午5~7 时。管理为每天巡池3 次,放养时间要早。勤观察天气、水色、鳗活动摄食及发病情况,并防高温、病害、逃跑、污水进人等。还要做到轮捕轮放。
( 2 )流水式加温养殖要点 水源丰富鳗池面积小于250 平方米,池中可设人工礁,配备增氧机或在摄食后加大流量,及时清洗排水口拦鱼网栅。加温有热电厂温排水、其他工厂温排水或地下温泉水。普遍是工业锅炉热蒸汽加温法。加温水泥池面积60 ~ 80 平方米,水深0 . 6~0 . 8 米,池呈八角形;分养池面积100 ~ 360 平方米,水深1 ~ 1 . 3 米,池为八角形或稍长方形。另配1~2 个调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