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一些兔除了正常的采食以外,还出现咬食其他物体,如食仔、食毛、食土等,这些现象多为营养代谢病所致,称之为异食癖。
(1)食仔癖:母兔产仔后,将其仔兔部分或全部吃掉。以初产母兔最多,多发生在产后3天以内。其主要原因是:①营养缺乏,尤其是蛋白质和矿物质不足,产后容易出现食仔现象。②母兔在产前和产后没有得到足够的饮水,舔食胎衣和胎盘,口渴而黏腻,此时如果没有提前备有饮水,有可能将仔兔吃掉。③产仔期间和产后,母兔精神高度紧张,如果此时受到噪声、震动或动物等的惊吓,造成精神紊乱,多出现吃仔、咬仔、踏仔或弃仔(不再给仔兔哺乳)等现象。④产仔期间周围环境或垫草有不良气味,如老鼠尿味、发霉味、香水味等,造成母兔的疑惑,从而将仔兔当仇敌吃掉。⑤母兔一旦吃仔,尝到了吃仔的味道,可能在以后产仔时会旧病复发,形成恶癖。
(2)食毛癖:多数情况下患兔没有其他异常现象,开始仅见到个别肉兔被毛不完整,会误认为是脱毛症,后来缺毛面积越来越大,有的整个被毛都被吃掉。仔细观察方知是吃毛。吃毛分自吃和它吃,以它吃为主。在群养时,当1只兔子吃毛,诱发其他肉兔都来效仿,而往往是都集中先吃同一只兔。有的将兔毛吃光后连皮肤也撕破吃掉。吃毛的主要原因是饲料中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不足,忽冷忽热的气候是诱发因素,以断乳至3月龄的生长兔最易发病。
(3)食足癖:即肉兔将自己的脚部皮肉吃掉。据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患有腿、脚部骨折、脚皮炎和脚癣等时,由于腿部或脚部肌肉、血管、皮肤和神经受到一定损伤,造成代谢紊乱,使血液循环障碍,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脚部末端炎性水肿,刺激肉兔痛痒难忍而发生食足。
(4)食土癖:散养时,发现肉兔舔食地上土,特别是喜食墙根土和墙上的碱屑。调查发现,凡是出现食土的兔场,饲料中均缺乏食盐、钙、磷及微量元素,故认为是因矿物质缺乏所致。
(5)食木癖:肉兔啃食笼舍内的木制或竹制的门窗和器具等。据有关资料认为,这主要是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不足,饲料的硬度不够,使肉兔不断生长的门齿得不到应有的磨损所致。
上一篇: 叶用莴苣种植分哪三步走?
下一篇: 葡萄修剪时,果穗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