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如何防治玉米细菌性病害? 玉米

如何防治玉米细菌性病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如何防治玉米细菌性病害

玉米细菌性病害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1. 检疫性玉米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控措施

  (1)首先要加强玉米种子的进境检疫,严禁从疫区调运种子等带菌材料。建立无病留种田,留用无病种子。
  (2)对疫区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0.1%氯化汞浸泡20分钟,以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细菌,但此法不能杀死种子内部的细菌;也可将种子放在干燥的热空气中(60~70℃)进行干热消毒1小时,可以杀死种子内外的所有病菌,而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较小 。
  (3)选育抗病品种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检疫性病害传入的方法。但目前尚未见抗相关细菌性病害鉴定的研究报道,也缺乏对玉米种质和品种进行客观抗性评价的技术体系,抗性评价只能在病区进行。
  (4)加强对玉米跳甲、玉米啮叶甲、十二点叶甲幼虫等媒介害虫的早期防治,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传播,从苗期开始直到玉米成熟期,通过连续不断的防治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5)利用分子检测技术控制细菌性枯萎病菌的进入。

  2. 其他玉米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马齿型的抗病力较强,爆裂型次之,甜玉米最易感病;早熟品种的抗病能力一般比晚熟品种弱。
  (2)合理轮作:与其他作物如大豆、谷类作物或紫花苜蓿等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避免在低洼地种植玉米,种植地注意开沟排水,雨后清沟排渍降湿;科学配方施肥,勿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促植株早生快发,增强植株的抗病性;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菌源;当相邻地块有病害发生时,要采取预防性防治措施,及时喷药预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田间作业时尽可能减少对玉米的机械损伤。
  (5)及时喷药预防病害:在植株封行期、最迟于病害始见期开始喷施农药,发病初期可用菌毒清水剂或农用链霉素喷雾;发现发病中心和严重发生地块,可采取摘除发病叶鞘,拔除病苗带出田间深埋,并立即采取药剂防治,整株施药,对茎腐病重点喷施茎部2~3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