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越冬茬丝瓜定植后要注意哪些问题? 其他蔬菜

越冬茬丝瓜定植后要注意哪些问题?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丝瓜栽培技术--定植后的管理

1.光照、温度调节
丝瓜喜强光、耐热、耐湿、怕寒冷,为防止低温寒流侵袭,对反季栽培的越冬茬丝瓜,必须及时做好光照、温度调节。在当地初霜期之前半月,就要把冬暖大棚的棚膜、草苫上好。并注意听看本地区的广播、电视天气预报,遇寒流霜冻,要提前关闭大棚的通风门和覆盖草苫保温,使棚内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2℃,白天气温不低于20℃。

越冬茬大棚丝瓜伸蔓前期,正处日照短、光照强度较弱、外界气候已寒冷的冬季,就缺日照而言,有利于促进植株加快发育,花芽早分化形成,降低雌花着生节位,增加雌花数量。但从伸蔓到开花坐果这一生育阶段来说,则需要较长的日照、较高温度、强光照,才能促进植抹营养生长和开花结果。因此,在此期管理上要:适当早揭晚盖草苫,相对增加采光时间;张挂镀铝聚酪反光幕,往栽培床上增加反射光照;在高纬度地区采用补光灯增加棚内光照强度;白天缩短通风时间,减少通风量,夜间增加覆盖保温。通过止述增光、增温、保温措施,使棚内光照、温度控制在:光照时间最短不短于每日8小时;昼温20--28℃,夜温12—18℃;凌晨短时棚内最低气温不低于10℃。昼温不可过高,过高易造成植株徒长。延迟开花结果。

越冬茬丝瓜进入持续开花结瓜盛期,植株也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而双旺阶段。引阶段植株生长发育需要强光、长日照、高温8—10℃的昼夜温差。所处季节从12月是下旬,经过冬、春、夏三季,可到秋季的9月份,持续结瓜盛期长达270余天。在光、温管理上,应加强冬、春季的增光、增温和保温,尤其特别注意加强一至二月份的光照和湿度管理,使棚内气温控制在:白天24—30℃,最高不超过32℃;夜间12--18℃,凌晨短时最低气温不低于10℃;遇到强寒流天气时,棚内绝对最低气温不能低于8℃。因丝瓜耐湿力强、为了保温,可减少通风排湿次数和通风量。

进入三、四月份,随着日照时间延长和光照强度增大,上午揭草苫后,棚温上升快,到11时可达30℃以上,要注意及时通风降温,晴日可既开天窗,又开前窗(揭开前檐下的底脚膜)。长时间通风,使棚温不高于32℃。

进入五月之后,大棚通风要撩起檐下前窗膜和大开天窗,昼夜通风,使棚内气温与外界的昼夜气温基本相同,只是中午前后的最高气温略高于外界。为了防止有翅蚜虫和白粉虱趁大棚通风之机从通风窗口迁入棚内,可于天窗和前窗等所有通风门设置上避虫网(20--24目的尼龙纱网)。

丝瓜栽培技术--定植后的管理

4.整枝调蔓
丝瓜的主蔓和侧蔓都能结瓜。冬暖塑料大棚保护地栽培越冬茬丝瓜,在高度密植条件下,宜采取留单蔓整枝。在结瓜前和持续开花坐瓜初期,要及时抹掉主蔓叶腋间的腋芽,不留侧枝(蔓),每株留一根主蔓上吊架。

在持续开花结瓜盛期的中期,除利用主蔓结瓜外,还可留2—3节的短侧蔓结瓜。即在侧枝上留一瓜,瓜后保留1叶打去顶心,使全株所有的侧枝都各留一个瓜。

在持续开花结瓜盛期的后期,只将瘦弱的侧枝及早抹去,保护主蔓和保留生长良好的侧蔓生长,让其结嫩瓜2—3条后再摘心,使同一植株上几条侧蔓与主蔓同时结瓜。

冬暖大棚丝瓜在人工引蔓上吊架时,要使瓜蔓在吊绳上呈“S”字形,以降低生长高度,推迟满架到顶和降蔓落蔓的间隔时间。当瓜蔓爬满吊绳,蔓顶达顺行吊绳铁丝时,应解绑降蔓,降蔓时还应剪断缠绕在绳上或缠绕在其它蔓上的卷须,摘除下部老蔓上的老、黄、残叶后(带出棚外),把蔓降落,使老蔓部分盘置于小行间本株附近的地膜之上。同时对植株上部具有绿色功能的茎蔓、叶片、花果精心保护,再以“S”字形绑引在吊绳上。使植株持续生长、开花结瓜。大棚越冬茬丝瓜的持续结果期长达8—9个月,一般需降蔓落盘蔓3—4次。最后一个月(即拔园前一个月),让主蔓、侧蔓放任攀缘生长,不再“S”字形绑架,也不再对侧蔓打顶心。

5.人工授粉和激素处理雌花
丝瓜冬暖大棚保护地反季栽培,其结瓜率高低与人工授粉和使用激素处理雌花有很密切关系。丝瓜属异花授粉作物,非单性结实,在冬春寒冷期,外界无蜂类等通过通风口进入棚内,棚内媒介昆虫极少,靠蚂蚁传粉也无济于事。即使在夏秋季节,因为要防止丝瓜的大敌--白粉虱迁入棚内为害,大棚的通风口都设置着避虫网(20—24目的尼龙纱网),外界的蜂类等媒介昆虫也不能迁入棚内。所以,必要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的方法与西葫芦、苦瓜的人工授粉方法相同。但丝瓜人工授粉的关键技术是掌握好授粉时间和采摘的雄花质量。棱丝瓜开花的时间在傍晚至第二天10点;人工授粉的良好时机是傍晚至第二天9时之前。普通丝瓜开花的时间在3--12时,授粉的良好时机是在6—11时。授粉时要选择采摘花瓣大、花色嫩艳、雄蕊发达,花药散出的花粉粒多、刚开放的雄花,与雌花对花,使花粉粒粘着于已分泌出粘液的柱头上。授粉时间过早或过晚,或授的花粉不充分,都会降低坐瓜率。

冬、春寒冷期,冬暖大棚内夜温低,夜间空气相对湿度大,丝瓜开花后,因受低温高湿的空气影响,雌花柱头不肯分泌粘液,雄花的花药不肯散出花粉粒,这不仅给丝瓜人工授粉带来一定难度,也降低人工授粉后的坐瓜率。为了防止低温、阴雨、阴雪、无昆虫授粉和人工授粉质量差,而引起的难坐瓜和严重化瓜,近年来寿光菜农使用果旺牌强力坐瓜灵(0.1%吡效隆2号,即0.1%氯吡脲)稀释蘸瓜胎,获得了神奇的功效:用药后不需授粉也能坐瓜,若配合人工授粉效果更佳。坐瓜后幼瓜生长快速,3—5天可见明显效果,瓜粗长优质,提早上市。0.1%吡效隆2号处理西葫芦雌花保花保果的使用浓度。其具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也参见在西葫芦上的使用。

丝瓜栽培技术--定植后的管理


6.适时采收嫩瓜
适时采收嫩瓜不仅能保持商品嫩瓜的品质,而且还能防止化瓜,增加结瓜数,提高产量。这是因为:丝瓜主要食用嫩瓜,如过期不采收,果实容易纤维化,种子变硬,瓜肉苫,不堪食用。且因此瓜在继续生长成熟过程中与同株上新坐住的幼瓜争夺养分,造成幼瓜因缺少营养而化瓜,加重间歇结瓜现象,降低商品嫩瓜产量。适时采收嫩瓜,即可避免了与同株幼瓜争夺养分而造成幼瓜因缺少营养化瓜。因此,要适时采收商品嫩瓜。丝瓜从雌花开放授粉,到采收嫩瓜,一般约需10—12天,气温、水分不足时常易失嫩或变老,则宜早收;气温适宜,水肥充足,可适当推迟采收。采收的标准可依据果实大小、果梗处的色泽、茸毛及果皮等变化情况决定:果梗光滑稍变色、茸毛减少及果皮手触之有柔软感而无光滑感,为采收适期。供应市场上长途外运的商品瓜,应适当提前偏嫩采收。丝瓜连续结果性强,盛果期果实生长发育快,可每隔l一2天采收1次。采收丝瓜的具体时间宜在早晨,并须用剪刀齐果柄处剪断。丝果果皮幼嫩,肉质松软,极易碰伤压伤或折断,采收时必须轻放,装箱装筐时切忌挤压,以确保产量品质。

适当早揭晚盖草苫,相对增加采光时间;张挂镀铝聚酪反光幕,往栽培床上增加反射光照;在高纬度地区采用补光灯增加棚内光照强度;白天缩短通风时间,减少通风量,夜间增加覆盖保温。通过止述增光、增温、保温措施,使棚内光照、温度控制在:光照时间最短不短于每日8小时;昼温20--28℃,夜温12—18℃;凌晨短时棚内最低气温不低于10℃。昼温不可过高,过高易造成植株徒长。延迟开花结果。
遇寒流霜冻,要提前关闭大棚的通风门和覆盖草苫保温,使棚内夜间最低气温不低于12℃,白天气温不低于20℃。

尤其特别注意加强一至二月份的光照和湿度管理,使棚内气温控制在:白天24—30℃,最高不超过32℃;夜间12--18℃,凌晨短时最低气温不低于10℃;遇到强寒流天气时,棚内绝对最低气温不能低于8℃。因丝瓜耐湿力强、为了保温,可减少通风排湿次数和通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