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效果受哪些因素影响
叶面肥的使用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叶面肥的使用效果,就要了解叶面肥的影响因素。
叶片
叶片腊质与角质层厚度、叶片活性等,都可以影响叶面肥的吸收。角质层薄、叶片活性强的新叶,叶面肥的吸收效果好。尿素对表皮细胞角质层有软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营养物质的渗入,所以尿素成为叶面肥重要的组成成分。中性肥皂、有机硅助剂等,可以软化角质层、提高肥料溶液的展着性,增加与叶片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叶龄一般与叶片活性相关,新叶较老叶易吸收养分。
植物本身的营养状况
养分缺乏的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强。植株生长正常,养分供应充足,喷施叶面肥后吸收得就少;反之则多。
环境条件
光照、湿度、温度等对叶面肥的吸收影响很大。光照较弱,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叶面肥的吸收。叶面肥浓度过高、水分蒸发过快,有时会灼伤叶片,造成肥害。一般阴天或下午4:00-5:00,温度20-25摄氏度,叶面肥喷施效果较好。
喷施溶液性质
溶液浓度、pH值、溶液表面张力、营养元素移动性等也影响叶面肥的吸收。不同叶面肥适宜的浓度不同,要根据要求调节喷施溶液浓度。供给阳离子时,溶液调至微碱性;供给阴离子时,溶液调至微酸性,有利于营养元素的吸收。在喷施液中加入2%的中性洗衣粉,可减小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溶液与叶片的接触面积,营养吸收快。叶片的吸收与养分在叶内的移动性呈正相关,叶片内营养移动速度快的营养元素,吸收速度也更快。叶片内营养元素的移动速度一般为:氮>钾>磷>硫>锌>铁>铜>锰>钼>硼>钙。在喷施不易移动的元素时,必须增加喷施次数并注意喷施部位,如移动速度较慢的铁、硼、钼等喷在新叶上效果更好。
另外,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等也影响了叶面肥的吸收。一般叶片湿润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内,吸收的速度最快。
1、叶片角质层厚度和水分状况。
叶面角质层愈厚,养分吸收愈困难一些。叶片背面养分吸收也比叶面快。叶片含水丰富,肥液易于吸收。
2、光照和温度。
光能促进绿色叶细胞对养分的吸收,在有光照的情况下,角质层对肥液的穿透阻力减少,但对喷在叶面上的养分,由于白天气温较高,湿度常常较低,肥液常很快干燥而影响吸收。
3、肥液浓度。
在一般情况下,在叶面不受伤害的浓度范围内,叶面养分的吸收随肥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4、土壤养分供应状况。
土壤养分供应状况显著影响叶部养分的吸收和喷施效果,一般养分含量贫乏的土壤,针对性的喷施叶面肥料,效果较好。
5、叶面肥养分的种类。
叶面吸收不带电荷的较小分子比吸收带电荷离子要容易得多。一般地说,叶片对喷施养分的吸收速度以氮肥为最快
上一篇: 蚌生活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