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初期仅心叶变黄绿或黄色,有的卷缩或呈波状产生畸形叶,致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3片小叶中往往有1~2片畸形或变狭小硬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后叶片枯黄,最后全株枯死。受害轻的病株症状有时会消失,而被害株的根冠部、叶柄、果梗维管束都变成褐色至黑褐色。根部变褐后纵剖镜检可见长的菌丝。轻病株结果减少,果实不能正常膨大,品质变劣和减产,匍匐茎明显减少。枯萎与黄萎近似,但枯萎心叶黄化,卷缩或畸形,且主要发生在高温期。
1、预防:
A、将奥力-克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
B、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奥-力克青枯立克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2、治疗:
A、稀释倍数:奥力-克青枯立克按500倍液稀释使用,病害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
①对秧苗要进行检疫,建立无病苗圃,从无病田分苗,栽植无病苗。
②栽植草莓田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最好能与水稻等水田作物轮作,效果更好。
③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④选用抗病品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重茬田于定植前打眼熏蒸消毒,每100平方米施用氯化苦3升。施药后以塑料薄膜覆盖,7天后种植。
上一篇: 绵羊肺腺瘤病的特征是什么?
下一篇: 如何治疗牛气肿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