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黄芪的生物学特性? 其他经作

黄芪的生物学特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生物学特性

栽培膜荚黄芪和蒙古黄芪的生长需经过5个时期。

(1)幼苗生长期 当年播种的蒙古黄芪不开花结果(部分膜荚黄芪当年可开花,始花期8月中旬,主茎及侧枝均着生较多花序),为幼苗生长期。在幼苗生长期,黄芪根系的水分、养分供应增强,叶片面积扩大,光合作用增强,幼苗生长速度显著加快。

(2)枯萎越冬期 从地上部分枯萎死亡到第二年植物返青前的一段时间(180~190天),称为黄芪的枯萎越冬期。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黄芪植株叶片开始变黄,地上部枯萎,地下部根头越冬芽形成。

(3)返青期 从黄芪根部越冬芽萌发到长出地面的一段时间。春天当地温达到5~10℃时,开始返青,首先长出丛生芽,然后分化茎、枝、叶而形成新的植株,返青初期的生长速度比较慢,受温度和水分影响很大。

(4)孕蕾开花期 指从叶腋花形成到果实出现之前的一段时期。二年生以上植株一般在6月初出现花芽,逐渐膨大,花梗抽出,花蕾逐渐形成,7月初花蕾开放,花期为20~25天。

(5)结果种熟期 从开花后授粉到果实成熟的一段时期(8月中旬到9月中旬)。若遇高温干旱,使该期提前,且种皮常呈不透性,硬实率增加。黄芪种子的硬实率一般在40%~80%,因此,在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打破种皮的不透性,提高播种出苗率。

2.生长习性

黄芪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能力,怕热、怕涝。野生植株多见于海拔1800m以上的向阳山坡,或向阳林缘树丛间;植被多为针阔混交林或山地杂木林;土壤多为山地森林暗棕壤土。黄芪是长日照植物,多阴雨的气候对其生长不利。

黄芪是深根性植物,人工栽培适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性好、排水渗透力强、地下水位低、含水量少的微酸性沙质壤土。瘠薄、黏重板结及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