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根结线虫对花生的入土部分(根、荚果、果柄)均能侵入为害。花生播种后,当胚根突破种皮向土壤深处生长时,侵染期幼虫(虫瘿)即能从根端侵入,使根端逐渐形成纺锤状或不规则的根结,初呈乳白色,后变淡黄至深黄色,随后从这些根结上长出许多幼嫩的细毛根,这些毛根以及新长出来的侧根尖端再次被线虫侵染,又形成新的根结。经过多次反复侵染,整个根系形成了乱发似的须根团,根系沾满土粒与沙粒,难以抖落。
我国北方根结线虫为害形成的根结如小米粒大小,其上增生大量细根,严重时根密集成簇,在根结上方生出侧根是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特征。花生根结线虫为害所形成的根结较大或稍大,症状特点为根结与粗根结合,根结大并包括主根。荚壳上的虫瘿呈褐色疮痂状的凸起,幼果上的虫瘿乳白色略带透明状,根茎部及果柄上的虫瘿往往形成葡萄状的虫瘿穗簇。根结线虫主要侵害根系,根的输导组织受到破坏,影响水分与养分的正常吸收运转,植株叶片黄化瘦小,叶缘焦灼,到盛花期萎黄不长。
花生根结线虫病(Peanut Root Knot Nematode)又名花生线虫病,俗称地黄病、地落病、矮黄病、黄秧病等。
二龄幼虫侵入花生的幼嫩根尖,形成不规则形根结,线虫钻入花生根部中柱造成根液渗流,损耗养分,易引起次生病害。根结线虫定居取食旱刺激根细胞增生,连续为害新根根尖,使次生根结成团(根结团),吸收养分困难。病株生长缓慢或萎黄不长,植株矮小,始花期叶片变黄瘦小,叶缘焦枯,提早脱落。花小且开花晚,结果少或不结果。线虫还可侵害果壳、果柄和根颈,果壳受害形成乳白突起的小瘤,后虫瘤呈褐色疮痂状,但较少见。果柄和根茎形成葡萄状虫瘤簇。
主要症状
花生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植株的地下部,因地下部受害引起地上部生长发育不良。
幼苗被害,一般出土半个月后即可表现症状,植株萎缩不长,下部叶变黄,始花期后,整株茎叶逐渐变黄,叶片小,底叶叶缘焦灼,提早脱落,开花迟,病株矮小,似缺肥水状,田间常成片成窝发生。雨水多时,病情可减轻。
花生播种半个月后,当主根开始生长时,线虫便可侵入主根尖端,使之膨大形成纺锤形虫瘿(根结),初期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直径一般2~4mm,表面粗糙。以后在虫瘿上长出许多细小的须根,须根尖端又被线虫侵染形成虫瘿,经这样多次反复侵染,根系就形成乱丝状的须根团。被害主根畸形歪曲,停止生长,根部皮层往往变褐腐烂。在根颈、果柄上可形成葡萄穗状的虫瘿簇。在果壳上则形成疮痂状虫瘿,初为乳白色,后变为褐色,较少见。剖视虫瘿,可见乳白色针头大小的雌线虫。病株根瘤少,结果亦少而小,甚至不结果。
上一篇: 科学管水
下一篇: 梭鱼草有哪些繁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