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床由于播种密度大,在单位面积内从床土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总量比较大;另外,根系 密集,其呼吸作用对氧的要求比较严,所以播种床的营养土必须透气性好,含有幼苗生长所 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一般取肥沃的田园土5份,腐熟马粪4份,炉渣1份。另外,每立方米 加入磷酸二铵2kg,充分混合、碾碎、过筛,即做成床土。
铺床:每亩地需播种床面积1.5m2。铺床方法是,先铺一层粘重土壤,耙平踩实,上面 铺3~5cm的营养土,然后浇透水,将催过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床面上,再覆盖1cm厚的营养土。床面支小拱棚,覆盖地膜,既保持水分又利于提高温度,促进出苗。
2.2 种子处理
茄子种子可采用温汤浸种,也可用药剂处理,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其方法是,将种子放入55 ℃水中,不断搅拌,直至降到室温,或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处理15~20分钟。茄子浸种时间 为10~12小时,要求不断搓洗种子,把粘液除掉,以加快吸水和呼吸,促进发芽。浸种完毕 ,用清水清洗干净、沥干,再进行催芽。
2.3 催芽
将种子包于干净湿布中,放于28~30℃的地方催芽。若采取变温处理,每天16小时30℃和8 小时20℃交替变温处理,则出芽整齐、粗壮。
2.4 幼苗期管理
播种后密闭保温,尽量提高苗床温度,促进出苗。待80%出苗后,打开地膜放风,降低温度 和湿度,防止猝倒病发生。茄子易发生带帽出土现象,可用喷雾器于傍晚把种壳喷湿,让籽 苗夜间脱帽。也可在种子拱土时,均匀撒一层细土,既防带帽出土,也能防止出苗拱土而引 起的漏风现象。幼苗期,白天温度应维持在25~28℃,夜间温度15~18℃。待长出2片真叶 时即可分苗。分苗前一天,将籽苗床浇一次透水。
2.5 分苗床的准备及分苗
分苗土的制备与播种床的营养土制备方法一样。分苗床土的厚度为8~10cm,以保证整个 苗期根系对养分和空气的需要。分苗密度为8~10cm见方。近年来,营养钵被广泛应用到 茄果类育苗上,既可有效地保护根系,又便于操作、管理、运输。茄子育苗用直径10cm 的营养钵较为合适。把营养土装入钵中,用手指在中央插个孔,把苗子栽入孔中,然后封孔浇透水。
(1)用25%复合型2,4-D稀释液 在开花前后l一2天,用毛笔蘸花、涂花柄或将花蕾于稀释后的药液中浸2-3秒钟后取出。使用浓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于15℃时,每千克清水中加入原药液48-50滴摇匀;当温度低于15℃时,每千克清水中加入原药液72-74滴摇匀。在2。4-D药液中同时加入赤霉素更为有效。
(2)用2.5%坐果灵稀释液 在开花后的第二天16:00后,用手持小喷雾器将稀释液喷洒于花和幼果上,不可喷到植株的顶叶和嫩叶上,每隔5一7天喷1次。当棚温高于25℃时,每毫升原药液加水1. 20千克;当棚温低于25℃而高于15℃时,每毫升原药液加水o.85千克;当棚温低于15℃时,每毫升原药液加水0.33千克。
(3)用丰灵1500—2 500倍液 在开花前l天、开花当天及开花后l天,用手持小喷雾器喷蕾、花、幼果。当棚温低于150C时。一胶囊药粉(o.4克)兑水o.6千克;当棚温高于25℃时,一胶囊药粉(0.4克)兑清水l千克;当棚温10-25℃时,一胶囊药粉(0.4克)兑水0.8千克。
上一篇: 甘蓝软腐病的防治要点?
下一篇: 姜黄有哪些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