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施有机肥或生草覆盖和埋压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 pH 值,提高土壤中铁元素的有效性;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果园,应注意及时排水,以减少地表盐含量;盐碱地园,早春干旱时要及时灌水压碱。 农业措施既能降低土壤 pH 值,又能增加土壤中铁元素的含量,虽然见效较慢,但持续时间长,治标又治本。
2.新梢旺盛生长期,连喷 2~3 次硫酸亚铁 200~300 倍+尿素 300 倍液或黄腐酸二胺铁 200~300 倍液、柠檬酸亚铁 1 000 倍液、硫酸亚铁 400 倍+柠檬酸 2000 倍+尿素 1000倍液,对黄叶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铁进入叶片后只留在喷到溶液的点上, 并很快被固定而不能移动,对喷布后生长的叶片无作用。因此叶面喷施效果较差,生产实际中已经很少应用。
3.对于土壤缺铁的在萌芽前或落叶后,结合施基肥,将硫酸亚铁与腐熟的有机肥按 1∶5 比例充分混匀, 撒施于根系周围环状施肥沟内, 覆土后灌水。 这种方法对pH≤7.8 的土壤,具有一定的作用。在碱性土壤中,单一施入的二价铁盐,绝大多数很快会变成三价铁, 不能被植株吸收。 因此,对 pH>7.8 的土壤,应考虑增施有机肥、施用酸性肥料来降低土壤 pH 值。 不同铁的螯合物在高 pH 值的土壤中稳定性不同,FeEDTA (乙二胺四乙酸铁)适合在微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质土壤则应当施用 FeEDDHA (羟基苯乙酸铁)。“挖根埋瓶”属于土壤施铁的一种方法,因过于费工,不适宜大面积应用。
4.树干施铁:目前,通过树干施用铁肥的措施较多,有“树干涂抹”“强力注射”“常压输液”和“置入胶囊”等。除“树干涂抹”二价铁接触空气极易被氧化外,其余方式在生产中均已获得良好效果。
上一篇: 如何防治石榴茎窗蛾?
下一篇: 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外形区分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