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其他家畜 > 新城疫病防治技术? 其他家畜

新城疫病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诊断 腺胃乳头肿胀、出血或溃疡,尤以在与食管或肌胃交界处最明显。十二指肠黏膜及小肠黏膜出血或溃疡,有时可见到“岛屿状或枣核状溃疡灶”,表面有黄色或灰绿色纤维素膜覆盖。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坏死。  可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①病毒培养鉴定:样品经处理后,接种9~10日龄SPF鸡胚,37℃孵育4~7天,收集尿囊液做HA试验测定效价,用特异抗血清(鸡抗血清)或I试验判定ND病毒存在。②毒力测定: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测定、6周龄鸡静脉内接种致病指数(IVPI)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测定。  血清学试验:病毒血凝试验(HA)、病毒血凝抑制试验(H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现场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口岸进出境鸡检疫的筛检)。  样品采集:用于病毒分离,可从病死或濒死鸡采集脑、肺、脾、肝、心、肾、肠(包括内容物)或口鼻拭子,除肠内容物需单独处理外,上述样品可单独采集或者混合。或从活鸡采集气管和泄殖腔拭子,雏鸡或珍鸡采集拭子易造成损伤,可收集新鲜粪便代替。上述样品立即送实验室处理或于4℃保存待检(不超过4天)或-30℃保存待检。用于血清学试验的样品,一般采集血清。  

2、预防 预防接种是防制本病的主要措施,预防的关键是对健康鸡进行定期免疫接种。平时应严格执行防疫规定,防止病毒或传染源与易感鸡群接触。  发生本病时应按《动物防疫法》及其有关规定处理。扑杀病鸡和同群鸡,深埋或焚烧尸体;污染物要无害化处理;对受污染的用具、物品和环境要彻底消毒。对疫区、受威胁区的健康鸡立即紧急接种疫苗。  

3、治疗 以往新城疫病的治疗都是先用疫苗后用药,一般用ND4系,C30,C88,新威灵,VH等严重的加新疫康;效果是很理想的。但是我发现很大一部分人说,发现新城疫病不能用冻干疫苗来治疗,否则会引起大面积死亡,或加重病情;其实这些现象在2年前是不易见到的(ND1系除外),为什么这2年有了呢?这就是强度新城疫病,发病初期表现不是很严重,一用冻干疫苗结果严重了。其实我是这样看这问题的,大家即使不用疫苗它也要出现大量死亡的,只能说明一般的疫苗包括进口疫苗对本病无效或效果不理想;绝对不能说是用疫苗引起的死亡或加重了病情的。如果发现当地强度新城疫流行的话,只要发现新城疫病就要按治疗强度的办法,不要用单纯的或不合理的计量来治疗的,否则真的引起了误会和耽误了病情。强度新城疫病真的很难治疗,去年采用进口疫苗新威灵或其他的和新疫康对成年鸡2倍饮水或注射,一天后用高效的抗病毒中药拌料,西药饮水5天后基本解决所有症状;但是今年不行!需要用进口新威灵或VH和新疫康各3.5-4倍的量,一天后再用高效的抗病毒中药拌料,西药饮水5天才可以控制死亡。对典型新城疫没有继发感染的鸡群,用常规的疫苗效果也不太好,甚至无效;但绝对不会因饮用疫苗加大病情的,包括死亡率。如果改为先用抗病毒性呼吸道药治疗4天,再用新城疫4系很快就会明显好转。以往肯定是先用疫苗后用药,或不用药效果就十分显著的。所以我建议现在遇到典型的新城疫为了不出现被养殖户误解的话,可以先用药物3-4天(抗流感类的病毒药),停一天后用单纯的ND4系或C30效果就很显著。对这些问题要适当灵活掌握。最后我要纠正一个常见的观点,就是遇到新城疫病不敢用疫苗这观点。这很可怕,也很不正确;真正的新城疫病,不用合适的疫苗,是不可能出现鸡群完全康复的;否则的话那就不是新城疫病。也就是说单用药物治疗,能够完全恢复的,可以说就不是新城疫病,你就没有诊断正确。

新城疫的预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饲养管理,防疫,消毒,免疫及监测五个环节缺一不可。不能单纯依赖疫苗来控制疾病。加强饲养管理和兽医卫生,注意饲料营养,减少应激,提高鸡群的整体健康水平;特别要强调全进全出和封闭式饲养制,提倡育雏、育成、成年鸡分场饲养方式。严格防疫消毒制度,杜绝强毒污染和入侵。建立科学的适合于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充分考虑母源抗体水平,疫苗种类及毒力,最佳剂量和接种途径,鸡种和年龄。坚持定期的免疫监测,随时调整免疫计划,使鸡群始终保持有效的抗体水平。一旦发生非典型ND,应立即隔离和淘汰早期病鸡,全群紧急接种3倍剂量的LaSota(Ⅳ系)活毒疫苗,必要时也可考虑注射Ⅰ系活毒疫苗。如果把3倍量Ⅳ系活苗与ND油乳剂灭活苗同时应用,效果更好。对发病鸡群投服多维和适当抗生素,可增加抵抗力,控制细菌感染。

(1)综合防制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抗病力和对免疫的应答。严格隔离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大中型鸡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度,谢绝参观,加强检疫,防止动物进入易感鸡群,工作人员、车辆进出须经严格消毒处理。

(2)预防接种:目前,我国最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Ⅰ、Ⅱ、L(Lasota)系活疫苗和油乳灭活疫苗。Ⅰ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产生免疫力快(3~4天),免疫期长,可达1年以上,但对雏鸡有一定的致病性,常用于经过弱毒力的疫苗免疫过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注或刺种的方法接种。Ⅱ系和L系苗属弱毒力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油乳灭活疫苗对鸡安全,可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另外不会通过疫苗扩散病原,但是注射后需10~20天才产生免疫力。疫苗使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免疫程序和免疫途径。大型鸡场多采用气雾和饮水免疫;小型鸡场和农家养鸡可采用滴鼻和注射等方法。现介绍几个免疫程序供参考。小型鸡场和农户养鸡的免疫程序:第一次,4~7日龄雏鸡用Ⅱ系苗滴鼻免疫,25~30日龄用Ⅱ系或L系弱毒苗进行第二次免疫(滴鼻或饮水)。2月龄后用Ⅰ系苗肌注免疫疫期可持续一年以上。在有零星新城疫发生的鸡场或鸡群,可参考下列免疫程序:雏鸡在3~5日龄时以Ⅱ系苗滴鼻免疫,至17~21日龄仍以Ⅱ系或L系苗滴鼻或饮水进行第二次免疫,待2月龄后用Ⅰ系苗肌注。对产蛋鸡或种鸡可每年进行1~2次Ⅰ系苗肌注免疫。鸡新城疫油乳灭活疫苗可用于任何年龄的鸡。2周龄以内的雏鸡皮下或肌肉注射0.2毫升,同时以Ⅱ系或L系苗滴鼻,鸡很快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70~140天;肉鸡以此法1次免疫,可保护至出售,2月龄以上的鸡用0.5升注射,免疫期可达10个月以上;经弱毒苗免疫过的育成鸡。在开产前2~3周注射0.5毫升,整个产蛋期均可得到保护。大型鸡场应建立免疫监测,定期测定母源抗体水平和鸡群的血凝抑制效价(HI),以便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1、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

2、预防:采用新城疫疫苗免疫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