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 温室越冬茬黄瓜生长易衰弱,生长点萎缩甚至停长,植株抗病性差,病害加重,加之入冬后华北地区主要以阴霾天为主,棚内光照、温度严重不足,导致温室黄瓜出现一些不良症状。
一、花打顶:花打顶也就是瓜打顶,瓜蔓生长点内缩,叶色黑绿,幼瓜上扬而高出生长点,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产生障碍。这类蔓是一次性施肥过多(尤其是磷肥)或喷农药量过大造成的。 防治措施:①重浇第 1 次水,随水施入少量粪尿;②在生长点喷赤霉素;③追肥应少量多次。
二、 缺瓜:秧蔓从上至下叶片黑绿厚大, 直径达 20 cm,茎粗超过 1.2 cm,而瓜数很少,隔节 1 个瓜或几节1 个瓜, 产量少。 此症状是由于施氮素化肥过多 ,磷、钾肥不足造成的。防治措施:①在 20 天内不施或少施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氮素化肥;②立即重施磷酸二氢铵等复合肥,首次施 20 kg/亩,隔 4~5天再施 10~15 kg/亩;③晚揭早盖草帘,降低白天温度和缩短光照时间,10 天后就会果实累累。
三、化瓜;该病症是由养分供求失衡所致。因营养生长不良而发生化瓜的,要重施氮素化肥,叶小蔓细的施硝酸铵可促使叶阔蔓壮;叶大而薄又发黄的,施碳酸氢铵可使叶色浓绿。防病要早,及时喷多菌灵、灰霉净,早揭晚盖草苫棚膜,防止夜温高,呼吸消耗大,养分积累不足。白天室温应控制在 24~28 ℃,不要超过 30 ℃。 晚上控制在 14~18 ℃。 根瓜长不大,要适当早摘;成瓜花开始萎蔫时即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减少化瓜,提高产量。
四、 脆叶:叶片颜色黑绿且干皱不平,叶缘下垂,用手指一弹即破碎,瓜条小而少,这是有机基肥施量少、追肥单调所致。 防治措施:黄瓜定植前施入鸡粪、牛粪,追肥要化肥、人粪尿交替施用,叶面喷米醋 300倍液,如加入少量叶面宝、绿迪乐或光合微肥,还可提高叶片光合能力。
五、 徒长:温室黄瓜于 11 月上旬定植后,如遇连续晴朗天气,温度高,湿度大,此期若基肥不足,将使瓜蔓茎节过长 (超过 8 cm), 茎干过粗 (直径超过 0.8cm),叶柄过长 (超过 11 cm),叶片过大 (直径超过14 cm),叶柄与茎干夹角小于 45°;叶茎淡黄 ,叶片过厚过肥,生长点凸出,卷须细长发白,营养生长过旺;易发病,生殖生长受抑制,幼瓜减少且不膨大,产瓜能力降低。 防治措施: ①降低夜温, 将棚内夜温由 12 ℃以上逐步降至 5~6 ℃,低温炼秧 5~6天, 然后再恢复到 12 ℃左右; ②停止浇水, 困秧促长瓜, 待 60%秧蔓上幼瓜膨大后再进行浇水,以少浇为佳;③白天加大通风量,增加透光量,降低叶蔓体内含水量,适当失水使纤维变强;④喷乙烯利增瓜。
六、侵染性病害多发:在 12 月至翌年 2 月易因低温寡照感染疫病、黑星病,中期高温高湿易感灰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措施: ①控湿保温, 保持棚内干燥; ②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有 70%农用链霉素或医用链霉素、可杀得、嘧霉胺、乙磷铝锰锌、福星、速克灵烟剂等, 综合防治角斑病、疫病病和黑星病, 效果良好。温室越冬茬黄瓜低温期常见症状及其防治措施。
冬季, 温室越冬茬黄瓜生长易衰弱,生长点萎缩甚至停长,植株抗病性差,病害加重,加之入冬后华北地区主要以阴霾天为主,棚内光照、温度严重不足,导致温室黄瓜出现一些不良症状。
一、花打顶:花打顶也就是瓜打顶,瓜蔓生长点内缩,叶色黑绿,幼瓜上扬而高出生长点,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同时产生障碍。这类蔓是一次性施肥过多(尤其是磷肥)或喷农药量过大造成的。 防治措施:①重浇第 1 次水,随水施入少量粪尿;②在生长点喷赤霉素;③追肥应少量多次。
二、 缺瓜:秧蔓从上至下叶片黑绿厚大, 直径达 20 cm,茎粗超过 1.2 cm,而瓜数很少,隔节 1 个瓜或几节1 个瓜, 产量少。 此症状是由于施氮素化肥过多 ,磷、钾肥不足造成的。防治措施:①在 20 天内不施或少施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等氮素化肥;②立即重施磷酸二氢铵等复合肥,首次施 20 kg/亩,隔 4~5天再施 10~15 kg/亩;③晚揭早盖草帘,降低白天温度和缩短光照时间,10 天后就会果实累累。
三、化瓜;该病症是由养分供求失衡所致。因营养生长不良而发生化瓜的,要重施氮素化肥,叶小蔓细的施硝酸铵可促使叶阔蔓壮;叶大而薄又发黄的,施碳酸氢铵可使叶色浓绿。防病要早,及时喷多菌灵、灰霉净,早揭晚盖草苫棚膜,防止夜温高,呼吸消耗大,养分积累不足。白天室温应控制在 24~28 ℃,不要超过 30 ℃。 晚上控制在 14~18 ℃。 根瓜长不大,要适当早摘;成瓜花开始萎蔫时即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减少化瓜,提高产量。
四、 脆叶:叶片颜色黑绿且干皱不平,叶缘下垂,用手指一弹即破碎,瓜条小而少,这是有机基肥施量少、追肥单调所致。 防治措施:黄瓜定植前施入鸡粪、牛粪,追肥要化肥、人粪尿交替施用,叶面喷米醋 300倍液,如加入少量叶面宝、绿迪乐或光合微肥,还可提高叶片光合能力。
五、 徒长:温室黄瓜于 11 月上旬定植后,如遇连续晴朗天气,温度高,湿度大,此期若基肥不足,将使瓜蔓茎节过长 (超过 8 cm), 茎干过粗 (直径超过 0.8cm),叶柄过长 (超过 11 cm),叶片过大 (直径超过14 cm),叶柄与茎干夹角小于 45°;叶茎淡黄 ,叶片过厚过肥,生长点凸出,卷须细长发白,营养生长过旺;易发病,生殖生长受抑制,幼瓜减少且不膨大,产瓜能力降低。 防治措施: ①降低夜温, 将棚内夜温由 12 ℃以上逐步降至 5~6 ℃,低温炼秧 5~6天, 然后再恢复到 12 ℃左右; ②停止浇水, 困秧促长瓜, 待 60%秧蔓上幼瓜膨大后再进行浇水,以少浇为佳;③白天加大通风量,增加透光量,降低叶蔓体内含水量,适当失水使纤维变强;④喷乙烯利增瓜。
六、侵染性病害多发:在 12 月至翌年 2 月易因低温寡照感染疫病、黑星病,中期高温高湿易感灰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措施: ①控湿保温, 保持棚内干燥; ②药剂防治, 常用药剂有 70%农用链霉素或医用链霉素、可杀得、嘧霉胺、乙磷铝锰锌、福星、速克灵烟剂等, 综合防治角斑病、疫病病和黑星病, 效果良好。温室越冬茬黄瓜低温期常见症状及其防治措
上一篇: 怎样防治鸭巴氏杆菌病?
下一篇: 如何防治年桔潜叶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