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 怎么样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灰霉病? 西葫芦

怎么样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灰霉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如何识别和防治西葫芦灰霉病?

一、症状和流行规律      

灰霉病是西葫芦(本地俗称藏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病原为灰葡萄孢,属半知菌类真菌。主要为害花和果实,也为害叶和茎。病菌先侵染开败的花朵,花表面初密生灰色霉层后,再侵入果实,造成幼瓜蒂部褪绿,渐呈水渍状湿腐、萎缩,病部密生灰色霉层。染病的花落到茎、叶上,可引起茎、叶腐烂、易折。病原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或菌核的形式遗留在土壤中或附着在植株的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田间农事操作传播。低温高湿,相对湿度在90%以上容易发病。    

二、防治方法    

1、以农业防治为主,加强田间管理,创造有利于西葫芦生长的环境条件。清洁田园,彻底清除上茬植株病残体;生长前期和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以控制棚室内的湿度、温度,减少对灰霉病发生有利的因素。苗期和果实膨大前1周及时摘除病叶、病花(包括雄花在内) 、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清洁,通风透光,以防止病菌扩散,并将病残体带出棚室外深埋。    

2、药剂防治:抓住苗期和花果期两个阶段,在苗期第一个高峰前和花果期第二个高峰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1200倍液或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交替使用药剂。

西葫芦的症状:该病棚室多发。此病可为害果实、叶和茎以及其他部位。受害初期,花和果实出现水浸状,逐渐软化,同时表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整个果实腐烂或萎缩,有时长出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棚室主要采用控温方法抑制发病。

一、高畦栽培上覆膜,滴灌浇水,提高温度,摘除病部,通风透过。

二、化学防治。棚室防治:每666.7平方米用10%速克灵烟剂200-250克或45%百菌清烟剂250克熏3-4小时,或5%灭霉灵粉尘剂、5%百菌清粉尘剂、6.5%甲霉灵粉尘剂,每666.7平方米用1千克,隔10天一次。棚室和大田防治: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霉灵克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霉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得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症状和流行规律:灰霉病是西葫芦(本地俗称藏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病原为灰葡萄孢,属半知菌类真菌。主要为害花和果实,也为害叶和茎。病菌先侵染开败的花朵,花表面初密生灰色霉层后,再侵入果实,造成幼瓜蒂部褪绿,渐呈水渍状湿腐、萎缩,病部密生灰色霉层。染病的花落到茎、叶上,可引起茎、叶腐烂、易折。病原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或菌核的形式遗留在土壤中或附着在植株的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田间农事操作传播。低温高湿,相对湿度在90%以上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以农业防治为主,加强田间管理,创造有利于西葫芦生长的环境条件。清洁田园,彻底清除上茬植株病残体;生长前期和发病初期,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以控制棚室内的湿度、温度,减少对灰霉病发生有利的因素。苗期和果实膨大前1周及时摘除病叶、病花(包括雄花在内) 、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清洁,通风透光,以防止病菌扩散,并将病残体带出棚室外深埋。    

2、药剂防治:抓住苗期和花果期两个阶段,在苗期第一个高峰前和花果期第二个高峰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1200倍液或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注意交替使用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