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棉花缺硼有什么症状?怎样施用硼肥? 棉花

棉花缺硼有什么症状?怎样施用硼肥?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棉花缺硼症状

棉花缺硼时叶片卷曲皱缩,顶端生长受阻,侧枝较多,呈簇生,蕾、花、铃发育均不正常,棉桃畸形,茎和叶柄的维管束受损,出现绿色环带,会导致蕾而不花,花而不铃。

1. 苗期:子叶变小,叶柄较长,叶片增厚,颜色变深,脆而易折,萎蔫下垂呈“个”字型(正常叶子上挺呈“Y”字型);顶芽发育停滞,腋芽萌发,形成多头、叶小的畸形苗。发病轻的棉株节短枝宻,株型紧凑。

2. 蕾期:缺硼时叶柄较长,幼蕾发黄,苞叶张开,直观似被虫蛀过,极易脱落,中下部座蕾极少甚至不座蕾,上部幼蕾随着生长也相继脱落。棉花缺硼易感染黄萎病。

3. 花铃期:开花少,花型小,长势弱,花瓣不能完全展开,花冠被苞叶包着,花粉粒活力差,易败育,授粉后棉桃小而长,顶端尖而弯曲,铃基部呈黑褐色,成熟时开裂不良,吐絮不畅。

二、棉花施硼技术

缺硼土壤(土壤有效硼低于0.5毫克/公斤)和潜在缺硼土壤(土壤有效硼低于0.8毫克/公斤),棉花施用硼肥都可获得较好增产效果。

1. 基肥:棉花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亩用硼砂0.5公斤左右,可与氮、磷、钾等肥料混合均匀后一起施用,也可拌细干土后施用。

2. 种肥:在棉花播种时,将硼肥条施于播种沟内,亩用硼砂0.5公斤左右,与细干土拌匀。特别注意避免硼肥与种子接触,不能用硼肥拌种。

3. 叶面喷施:喷施优点一是硼素在植物体内不易从老组织向新组织转移,喷硼可及时满足新生组织的需要,二是可与药、肥混喷节约劳力。严重缺硼时,可从现蕾开始每隔10天喷1次,共喷4-6次,可收到较好的增产效果。轻度缺硼时,可在棉花蕾期、初花期、花铃期各喷1次。喷施浓度以0.2%硼砂溶液效果较好。喷液量:蕾期每亩30-40公斤,初花期每亩40-50公斤,花铃期每亩60公斤左右。

由于土壤缺乏有效硼,棉花在蕾期会出现缺硼症状。典型症状是:下部叶片深绿,增厚变脆;上部叶片变小,卷缩,边缘边绿;叶柄有浸润状暗绿色环带状突起,似节节状。缺硼严重时,叶片萎缩,蕾而不花。有的棉田虽然没有出现蕾而不花现象,但施用硼肥仍有显著增产效果,说明这种土壤潜在性缺硼。硼肥施用方法:基施。一般每亩施用硼酸200克左右。为了施用均匀,可用磷肥或农家肥混施。拌种。用浓度为0.1%的硼酸溶液拌种。浸种。用浓度为0.02%的硼酸溶液,浸种45小时。根外喷施。用浓度为0.1%的硼酸溶液,棉苗小时,每亩1525公斤硼酸溶液,随着棉苗长大,逐渐增加到50公斤左右。

 苗期缺硼 棉花出苗后即可以出现缺硼症状,表现为子叶增厚变大,颜色变深,幼芽易折,并萎蔫下垂呈“个”字形(正常的叶子上挺,呈“Y”形);顶芽发育停滞,严重时不出真叶,最后导致死苗。苗期缺硼,因顶芽生长受抑,腋芽萌发后形成多头、叶小、色淡的畸形苗,真叶的出现也明显推迟。


  孕蕾期缺硼 新生幼芽发黄,苞叶开张,及易脱落,中下部坐蕾极少甚至不生蕾,上部幼蕾随生长也会相继脱落,呈现出棉花缺硼的典型症状“蕾而不花”。


  花铃期缺硼 进入花铃期后,因前期落蕾严重,所以开花稀少,铃端尖而弯曲,铃基部呈黑褐色,成熟时开裂不良,叶絮不畅,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幅度下降。

棉花缺硼时叶片卷曲皱缩,顶端生长受阻,侧枝较多,呈簇生,蕾、花、铃发育均不正常,棉桃畸形,茎和叶柄的维管束受损,出现绿色环带,会导致蕾而不花,花而不铃。

1. 基肥:棉花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亩用硼砂0.5公斤左右,可与氮、磷、钾等肥料混合均匀后一起施用,也可拌细干土后施用。

2. 种肥:在棉花播种时,将硼肥条施于播种沟内,亩用硼砂0.5公斤左右,与细干土拌匀。特别注意避免硼肥与种子接触,不能用硼肥拌种。

3. 叶面喷施:喷施优点一是硼素在植物体内不易从老组织向新组织转移,喷硼可及时满足新生组织的需要,二是可与药、肥混喷节约劳力。严重缺硼时,可从现蕾开始每隔10天喷1次,共喷4-6次,可收到较好的增产效果。轻度缺硼时,可在棉花蕾期、初花期、花铃期各喷1次。喷施浓度以0.2%硼砂溶液效果较好。喷液量:蕾期每亩30-40公斤,初花期每亩40-50公斤,花铃期每亩6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