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夏季茄子绵疫病流行如何防治? 茄子

夏季茄子绵疫病流行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夏季茄子绵疫病防治方法:(l)选用抗病品种,如北京九叶茄、天津大抿、天津灯笼红等。(2)实行轮作。(3)施足优质腐熟有祖朗巴和磷、钾肥。采用高垄栽植、地膜覆盖。(4)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带到田外深埋。(5)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一6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400一500倍液.或64%杀毒矾MS可湿性粉剂400一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一3次。连阴天或下雨后,应喷洒上述药剂予以预防

发病条件

  1、湿度和降雨量是病害发生早晚和轻重的决定性因素。一般在温度25—30℃和相对湿度80%以上时,病害发展得很快。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如在28—32℃条件下人工接种感病品种的茄果时,经24小时后即出现水渍状的淡褐色病斑。64小时后长出白色霉状物。如果从伤口接种,其潜育期更短。在茄子生育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条件容易满足,因此病害与雨季有直接关系。果实的发病高峰往往紧接在雨量高峰之后。田间一般在大雨后2—3天,即大量出现烂果。

  2、栽培条件 连作地发病早而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雨后积水或渠旁漏水的地块发病重。田间管理不及时,杂草多或叶螨危害严重的地块,发病也重。过度密植或偏施氮肥使生长繁茂,田间郁闭而通风不良时,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据试验证明:加大行距,缩小株距,或加大穴距,一穴双株,既能保证每亩株数,又增强了行间通风透光,降低了田间湿度,有明显的防病增产效果。

  3、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一般长茄型比圆茄型品种发病重,含水量高的比含水量低的品种发病重,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重。

   防治方法 茄绵疫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同时结合适当的化学药剂保护,才能取得较好的防病效果。

  1、选用较的抗病品种 目前尚未发现免疫的品种,可选用较抗病的品种种植。如绿茄、紫长茄等。

  2、轮作与田园卫生 要避免与茄科、葫芦科蔬菜轮作,重病地要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同时搞好田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果与病叶,深埋或销毁,减少菌源。

  3、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低洼地则要采用高垄或半高垄栽培,防止雨后或灌水时积水。增施底肥,适时追肥。施用磷钾肥,促进健壮,提高抗病力。实行宽行密植,适当整枝,及时打掉下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夏季天气炎热或中午暴雨后,要立即小灌清凉井水,并注意排水,避免造成适于发病的湿热小气候。降雨后必定有一次雨滴反溅造成的侵染茄果机会,因此要及时采收,可减少田间损失。要做好中耕除草,适时追肥等工作,使茄子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4、覆盖地膜或在行间铺盖黑色塑料布,可防止或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对茄果的反溅传播。使用地膜还有提高茄子生育前期的地温和防止杂草生长的作用。

  5、药剂防治 雨季来临之间喷药,以后根据病情,每隔7—10天喷一次。可选用1:1:200波尔多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1、选用抗病品种:一般圆茄品种较长茄品种抗病,可以选用。
2、强化栽培措施;与非茄科、葫芦科作物实行两年以上的轮作,采用高畦或中高畦栽培,施足腐熟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有条件的可覆盖地膜,以降低湿度,减少雨水传播病菌。并做好田间排水,雨后及时采收,注意摘除病果、病叶。温室大棚要搞好放风排湿,病害可明显减轻。
3、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再放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各1份,与泥土3份混合,用种子重量的0.1%拌种。
4、选用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还可用百菌清烟剂防治。

1、雨后及时排水,预防高温高湿。

2、发现病果,及时摘除。

3、药剂: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