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棉花施肥原则是什么? 棉花

棉花施肥原则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棉花施肥与其他作物不同,要求次数多、数量适宜、时间准确。  

高产棉田必须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肥料运筹必须围绕“早、稳、足、长”的原则,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适施安家肥,补施发棵肥,重施花铃肥,普施盖顶肥,增施长桃肥”。真正做到“早期早发早期蕾,中期稳长搭长架,后期劲足增桃增铃重。”  

棉花属喜硝态氮作物,其产量受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品质受氮、磷比例的影响。棉花一生都需要磷,其中出苗10~25天及开花结铃期是磷的营养临界期,在开花后60天需要相当多的磷。  

根据目标产量和需肥特点,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亩施30公斤天脊牌硝酸磷钾作基肥,花蕾期亩追施15公斤硝酸磷肥,花铃期亩追施硝酸磷钾30公斤。中低产田用量酌减。   

棉花现蕾以后,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而仍以营养生长为主。这个时期要给棉花丰产搭起一个架子,养分的供应,既要满足棉株发棵需要,又要防止施肥过多过猛,造成棉株旺长。对于基肥用量少的棉田,可在蕾期施些腐熟人粪尿、饼肥,或混施少量速效氮肥,开沟深施,使肥料逐渐分解,到花铃期发挥作用。对于常年施肥量较大的肥沃棉田,棉株长势偏旺的,蕾期可以不施,或可推迟到初花期施,做到“花施桃用”。对于麦套夏播短季棉,由于它的生育期短,苗、蕾期生长速度快,为了促苗早发棵,7月中旬(盛蕾期)每亩施复合肥45%(15-15-15)25~30公斤。合理施肥是提高棉花产量的关键,通常氮磷钾肥用量比例为1∶0.65∶1。  

一、棉花的营养特征和需肥规律:出苗到现蕾期,棉花一生中的含氮水平以这个时期为最高;现蕾到开花期,这时如氮素供应过多,常会引起棉棵徒长,导致蕾铃脱落。增施钾肥可提高茎叶中含钾量;开花盛期到始絮期,生殖器官中磷和钾的含量迅速增加。磷钾供应不足均会影响对氮素的摄取。  

二、棉花施肥技术。一般棉田在每公顷施氮肥112.5-150kg的情况下,以纯氮37.5kg作基肥,与农家肥一起在耕翻前施入土壤(其余的在花铃期作追肥),可获得良好效果。中上等地力壤质土壤保肥、供肥能力较强,氮肥分两次施为宜,一次作积肥施45%左右,另一次在花铃期施55%。对土壤肥力较差,质地偏砂,保肥能力较差的棉田,氮肥可分3次施用,即基肥30%,蕾期20%,花铃期50%。钾肥以基肥、追肥各半施用效果较好,在施用氮磷的基础上,一般中等地力棉田每公顷施用钾肥135-150kg。  

棉花施肥的原则是: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配合施用微肥;坚持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坚持“两头重、中间轻”的原则,即:全层足量深施基肥,早施、轻施提苗肥,控制蕾期氮素化肥的投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按照“适氮、稳磷、增钾、配微”的方法进行施肥。

棉花施肥技术: 1、基肥:棉花生长期长,根系分布深而广,对基肥要求较高。基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有机、无机配合,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1500~2500千克,高产棉田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过磷酸钙20~50千克。 2、苗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15%左右。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3千克、过磷酸钙10~15千克。 3、蕾肥:蕾肥要稳施、巧施。坚持有机肥料,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的原则。蕾肥一般在现蕾初期施用,每667平方米施饼肥20~50千克、尿素5千克。结合中耕开沟施入土中。 4、花铃肥:花铃期是棉花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也是需肥量最大的时期。根据棉花的生长态势和土壤肥力状况,花铃肥可分3次追施。第一次为初花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通常每667平方米用人畜粪水1000千克左右、磷肥10千克、饼肥10~15千克。结合中耕、开沟施入土中。第二次为盛花肥,在初花肥施后20天左右追施,一般每667平方米用尿素5千克、磷肥7千克、钾肥5千克左右。第三次为秋桃肥,也叫“盖顶肥”,每667平方米可施尿素3~4千克。当然,花铃肥是否分3次追施,主要根据棉田长势而定,对徒长棉田或肥沃的棉田,应少施或减少施肥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