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螟的危害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玉米

玉米螟的危害程度和哪些因素有关?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越冬基数大,一代卵量大,被害株率高,说明越冬基数与+代发生程度有很大关系。春季雨水充足、相对湿度高、气候温和有利于玉米螟大发生。春季越冬后的老熟幼虫必须咬嚼潮湿的秸秆或吸食雨水、露滴,取食足够含水食物后才能化蛹。成虫羽化后,必须饮水才能正常产卵。成虫多选择在播种早、生长茂密、叶色浓绿、植株高大的玉米上产卵。 玉米螟的天敌较多,有相当的控制作用。国内已发现的玉米螟天敌有70余种,其中主要有寄生卵的赤眼蜂、黑卵蜂,取食卵块的瓢虫,寄生幼虫及蛹的黄金小蜂、茧蜂、寄生蝇和白僵菌等。我国许多地区在玉米后期尤其是进入雨季后,对卵块的寄生率往往可高达90~100%。在山东、河北等地赤眼蜂发生早、寄生率高的年份,第三代玉米螟往往可以不治。 玉米品种及作物布局与玉米螟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经研究证实。某些玉米品种植株内含有“丁布”抗虫素,初孵幼虫很难在这些品种(系)株内成活,因而形成了品种间危害的差别。作物布局也可影响到玉米螟的发生程度,如压缩春玉米面积后,第一代玉米螟缺乏繁殖场所,第二代危害显著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