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 碧螺春的名字是如何来的?

碧螺春的名字是如何来的?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相传在清康熙年间,有一年洞庭东山碧螺峰上的茶树长得特别繁茂,采茶姑娘们采下来的茶用竹筐装不下了,就把多余的茶放在怀中。茶得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采茶姑娘们争呼吓煞人香(吴中方言),此茶由此得名。后康熙皇帝下江南,巡抚宋荦以此茶进献,康熙帝对茶大加欣赏,但觉其名不雅,便据其采撷于碧螺峰,茶色碧绿,形曲似螺,又值于早春采撷,因此钦定茶名碧螺春。

原名吓煞人香,后来在清康熙三十八,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巡抚以此茶进呈,康熙皇帝觉得这个名字太俗,遂改名为“碧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