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喂配合饲料。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将多种原料配合在一起而制成的全价配合饲料,营养全面而不浪费。料肉比低。
二、坚持养杂交一代猪。用良种公猪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的苗猪称为杂交一代猪,其生活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因此,要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苗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技术。
三、实行保护性饲养。夏秋季节可在猪舍外栽植藤蔓植物遮萌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新技术,并要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四、改吊架子育肥为自线育肥。传统的吊架子育肥是把猪的育肥期分成几个阶段,饲料单一,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猪生长慢,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如果对断奶后的小猪到出售前的肥猪一直采用全价配合饲料,并随着日粮的增加逐步提高营养水平的直线育肥,可有效地缩短育肥期,提高出栏率。
五、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如果缺水就会影响猪的食欲、消化和正常生长,从而降低对饲料的利用率。
六、适时屠宰。猪超过如公斤后,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多;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合适。
1、缩短各类无效生产日情况。通过母猪护理、加强怀孕舍的饲养管理、加强查情配种工作等措施,减少返情空怀、流产猪群,通过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员工发现无效生产的技能,从源头上降低隐性成本。
2、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提高有效产出。提高有效产出,可以大幅度摊分生产成本,增加公司效益,因此在保证生产稳定的情况,应从各方面入手,提高配种分娩率、窝均健仔数等生产指标,从而降低成本。
3、关注后备猪开配天龄及后备猪利用率。分析不同开配天龄成绩,做到较佳天龄开配,获取较好产出。提高后备猪利用率,减少成本浪费。
4、关注人员效率问题。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加强各层次人员组合,形成人才梯队,提高人均效率。
5、关注执行力不到位带来的成本浪费。加强各级干部员工执行力培训,从各个环节加强执行监督,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6、研讨合理的生产物资管理办法,加强性价比对比,形成系统的供应商考核机制,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树立全员成本控制观念,减少成本浪费。
7、理顺信息传达环节,形成高效、畅通的信息渠道,减少各层级传达过程中由于信息传达不统一等带来的隐性成本。
8、加强对管理人员引导,促使管理人员在决策、管理行为、个人品质等方面树立,减少由于失灵导致的隐性成本浪费。
9、使用猪催肥剂美特健,对于生长育肥猪、母猪每吨配合饲料添加本品1000克,使用3天可见食欲明显增强,采食量明显增加;吃食狂吞,吃饱即睡;消化能力明显增强,粪便也随之逐渐变细;7-10天可见皮毛明显光滑红润;本品能刺激动物机体自然分泌IGF—1(促生长因子)、IGF—2(生长调节素)、胰岛素、促生长激素,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促进生长和增重效果明显。可使增重率提高20%左右,奶牛产奶量提高10%,奶品质以及母畜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上一篇: 适合榨油的花生品种有哪些?
下一篇: 钾肥施用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