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的种类和品种在自然界都有自己一定的分布范围,果农为了某种需要,把果树从其原分布区移种到新的地区,称为引种。
从外地引种时要坚持产既积极又慎重”的原则,在认真分析和选择引入材料的基础上,为加快引种进程,一般通过引种试验,采取少量试引积极观察、有控制地繁殖生产和大面积推广等步骤。为提高引种的成功率,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调查引入地和被引入地的主要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作为估计新品种引入后能否适应的依据。分析果树中心产区和引种方向之间的关系,对于每个种类或品种,中心产区是其最适应的中枢地区;引种时;将材料从现栽培区向中心产区方向迁移,称向心引种;反之、将材料向中心产区以外、的方向迁移,称离心引种。向心引种的适应可能性大于离心引种,有时甚至可以简化或免除弓1种栽培,将外地品种直接用于生产。
第二,参考适应性相近的种类或品种在本地区的表现。引人树种或品种在原产地或现有分布范围内常常伴生其他一些树种或品种,表现出对共同条件的相似适应性。通过分析这些伴生树种或品种在弓1种地区的适应性,估算引入品种的适应可能性。如果引入抗性类型或品种,可从相应的病虫害或灾害经常发生的地区选择引入材料。
第三,将引进的品种做小面积试种观察,初步鉴定其对当地生态条件的适应性;同时,将引人材料进行高接加强管理措施,促其提前开花结果,缩短引种观察时间。将试引观察中表现优良的品种安排品种比较试验,做进一步比较鉴定。选择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优异的参加区域试验,以确定其适应的地区和范围。为加快引种试验进程,对高接中经济性状及适应性表现优良的,可进行小范围的繁殖,并在这一过程中对经济性状和适应做作进一步鉴定。
第四,经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及生产性中间繁殖试栽后,经济性状和适应性表现均较好的引入材料可进入较大面积的栽培性试验,在进一步了解其种性的基础上做出综合评判。确定最适宜、:适宜和不适宜的发展区域,制定配套栽培措施,有序推广。
上一篇: 瓜叶菊有哪些常见病害?怎样防治?
下一篇: 柴油的牌号是如何区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