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草莓 草莓

草莓的果实由花托膨大形成,在植物学上叫聚合果,栽培学上叫浆果。果实由外部的皮层和内部的肉质髓组成。髓部有维管束与嵌在皮层中的种子相连。成熟的草莓果实颜色由橙红到深红,果肉颜色多为白色、橙红色或红色。果实的形状为球形、扁球、短圆锥、圆锥、长圆锥、短楔、楔形、长楔形、纺锤形等。

草莓灰霉病防治方法?

(1)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移栽或育苗整地前用嘧霉百菌清或异菌脲水溶液,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2)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或滴灌节水栽培选用紫外线阻断膜抑制菌核萌发。开花前期、开花坐果期和浇水前喷药防治,配合喷施菜果壮蒂灵提高草莓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重点保花保果,协调营养平衡,防治草

大棚草莓畸形果的发生与防治?

大棚草莓栽培,在生长管理正常的情况下,一般畸形果10~20%。而选种不当或生态环境不能满足草莓生育需要时,常使畸形果的比例增多,有的克高达50%左右,致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济效益降低。一、大棚草莓畸形果的原因棚草莓栽培常见的畸形果有歪扁果、肥胖果、聚合果、凸起果。产生畸形果的原因:1、病毒的积累,加之种性退化。2、棚温过低,湿度过大,光

定植的草莓苗必须是无病虫危害的苗子,一旦发现带有炭疽病的苗子,一定不能定植到棚室内。

草莓贮藏前有哪些准备工作?

(1)品种选择不同的品种耐贮性不同,对灰霉病的忍耐性也不同。比较耐贮运的草莓品种有鸡心、狮子头、戈雷拉、宝交早生、绿色种子等。(2)采收果实表面3/4变红时采收。采摘最好在晴天进行,早上采收应在露水干后,气温降低之前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避免在中午采收。手工采摘。采收时先去除病、劣果,然后把好的整果轻轻放在特制的果盘里,果盘大小以90厘米

草莓如何安全越冬?

草莓经过几次霜冻以后,外界温度降到-7℃以前时,要及时覆盖防寒保暖物,使其在田间安全过冬。防寒的方法有设风障、盖草、埋土以及压厩肥等。在密植的草莓园中,可每隔10~15米设一道风障,用玉米秸作风障材料,障高2.5米;在带状宽行定植或带状宽窄行定植的草莓园中,可采用秫秸等物覆盖防寒,厚度8~10厘米。新种植的草莓园地可采用覆土进行防寒,土厚2~3

如何防治草莓叶螨?

①加强田间管理育苗期间及时浇水,避免干旱。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叶螨增殖。叶螨多在植株下部老叶栖息,密度大,及时摘除病叶和枯黄叶,带出园外集中烧毁,可有效减少虫源传播。②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加强虫情调查,尽量减少喷药次数。有条件的可以释放捕食螨、草蛉、瓢虫等天敌,注意选择抗药性天敌,对压低叶螨前期虫口基数、控制叶螨为害高峰具

怎样防治草莓生理性白果?

防治草莓生理性白果:一、多施有机肥和完全肥,不过多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二、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品种和含糖量较高的品种。三、采用保护地栽培,适当调控温湿度。

草莓灰霉病怎样防治?

(1)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2)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可灭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欠磺悬浮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3次。(1)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2)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或滴灌节水栽培;(3)发病处理方法:一旦发病,应及时小心地将病叶、病花、病果等摘除,放塑料袋内带棚、室外妥善处理。发病后应

大棚草莓如何进行人工授粉?

草莓人工授粉最佳时间在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授粉方法:用棉签或毛笔或毛刷(毛头部分一定要柔软)轻轻地去碰一朵花的花蕾,在花瓣的内侧花蕊的外侧扫一遍(雄蕊),再在花的最中间凸起的部分(雌蕊)扫一遍,一朵一朵顺次连续进行,就可以了。全部的花都要涂到。授粉方法:用棉签或毛笔或毛刷(毛头部分一定要柔软)轻轻地去碰一朵花的花蕾,在花瓣的内侧

草莓灰霉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空气湿度高,或浇水后逢雨天或地势低洼积水等,特别有利此病的发生与发展。另据调查,平畦种植或卧栽盖膜种植病害严重;高垄、地膜栽培病害轻。

草莓生长对土壤有什么要求?

草莓生长对土壤的适应性非常强,一般土地都能种植。但草莓具有喜光、喜水、喜肥、怕涝的特点,故园地多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平坦,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光照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壤土或沙壤土种植。草莓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适宜的PH值为5.5-7.0。前茬作物以豆类、瓜类及小麦为宜,应尽量避免与西红柿、茄子、青椒、土豆等茄科作物轮作。七、八月份栽植前彻底清

草莓缺硫如何防治?

(1)缺硫症状缺硫和缺氮症状差别很小。缺硫时叶片均匀地由绿色转为淡绿色,最终成为黄色。缺氮时,较老的叶片和叶柄发展为呈微黄色的特征,而较小的叶片实际上随着缺氮的加强而呈现绿色,而缺硫植株的所有叶片都趋于一致保持黄色。缺硫的草莓浆果有所变小。(2)缺硫发生规律我国北方含钙质多的土壤,硫多被固定为不溶状态,而南方丘陵山区的红土壤,因淋溶作用

扣棚后当白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天释放丽蚜小蜂成虫3头/株,共释放3次丽蚜小蜂,可在棚室内建立种群,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保护和利用天敌,有条件时可助迁草蛉、瓢虫等防治蚜虫。

如何防治草莓休眠呢?

抑制草莓休眠就是不让草莓假植苗进入休眠而直接生产栽培。生产上抑制草莓休眠常采用赤霉素处理法。赤霉素也叫920,它是一种植物生长激素。喷赤霉素会促进草莓叶柄和叶片伸长,对叶的展开没有影响。它的效果好坏与温度有关,喷药后白天温度要维持在25℃以上,喷药浓度5~10毫克/千克。

地老虎为害草莓有什么特征?

地老虎成虫有趋光性,喜欢在近地面的叶背面产卵,或在杂草及蔬菜作物上产卵。幼虫食性很杂,3龄以前幼虫,栖于草莓地上部分为害。但为害不明显,3龄以上幼虫肥大、光滑、暗灰色,带有条纹或斑纹,为害较重,白天躲在表土2~7厘米以上的土层中,夜间活动取食嫩芽或嫩叶,常咬断草莓幼苗嫩茎,使整株萎蔫死亡,也吃浆果和叶片,吃成窟窿。

草莓花期如何防虫?

草莓花期的主要害虫有蓟马、蚜虫、红蜘蛛等。蓟马、蚜虫可用3%啶虫脒1000倍液或10%氟啶虫酰胺(隆施)3000倍液或25%吡蚜酮1500倍液或19%溴氰虫酰胺(维瑞玛)1500倍+嘉美金点1000倍液喷施,交替用药,每7-8天1次。蓟马可用艾绿士1500倍液或19%溴氰虫酰胺(维瑞玛)1500倍或10%氟啶虫酰胺(隆施)3000倍液+嘉美金点1000倍液喷施,交替用药,每7-8天1次。红蜘蛛可用43%

露天草莓种植技术

1、草莓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土壤深度大约在8-10英寸。2、大棵型的草莓,行距要在12英寸,株距约在18英寸为好。要及时摘除植株的藤蔓,以利于草莓的结果。草莓的产量有周期性,所以最好在种植的头几年培植一些新植株。3、如果不喜欢管理草莓,就可以每隔18-24英寸种一棵草莓,这样草莓就可以随处蔓生。当然会显得有些零乱,草莓也不大。

日光温室的促成栽培,要施足基肥,在定植前半月按每亩施5000~8000千克农家肥,并施入一些速效肥,如磷酸二铵20千克,底肥要足。把肥料撒于地表,翻下去,耙平做成高畦,畦为南北走向,畦距90厘米,畦高15厘米,畦面40厘米。在畦北侧做一条水沟,以便灌水。有条件的地区,最好用塑料软管滴灌,既省水,又能降低室内湿度。定植时间因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而异。如

草莓生长对光照有哪些要求?

草莓是一种喜欢光的植物,对光照主要有两个要求,一个是光照强度,在生长期,草莓叶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是在2.5到6万SI之间,强度越强,草莓就长得越好。二是光照时间,草莓在小苗时和结果时对日照时间都没有要求,当然,时间越长越好,但过强时应该注意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