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草莓比普通草莓小,果肉紧实,而且颜色较深,口感更甜。奶油草莓比普通草莓甜。
日光温室草莓栽培在果实膨大、生长和成熟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肥水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前期的旺盛生长已消耗了大量的养分,如果施肥不及时,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此期可喷施0.5%的氮磷钾复合肥,每公顷1200kg。喷施的次数可根据植株生长势而定,一般在生长季喷2〜3次。保温初期,温度提升快,植株需水量也大,及时浇水非常必要。但一般在采收第一茬果前
l.因地制宜,选用优良品种。2.收获后及时彻底清洁田园,植株残体妥善处理,以减少田间菌源。3.移植时严格清除病苗。移植前用喷雾防治药液浸洗幼苗,待晾干后定植。4.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500倍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或l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
连续阴雨天易造成草莓病虫害加重,烂果,果色差。
大棚草莓栽培正值冬季和早春,温度低,湿度低,日照短,昆虫少,影响花药开裂及花粉飞散,授粉不良,易产生各种畸形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创造良好的授粉条件,除注意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外,主要的还是利用蜜蜂进行辅助授粉。研究表明,采用密蜂传粉的大棚草莓,座果率明显提高,果实增产30-50%,畸形果数只有无蜂区的20%。
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柄及果实。叶发病初期在叶面上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病情加重,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后期呈红褐色病斑。结果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防治方法:采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园地的通风情况,均衡施肥,避免施用过多氮肥,适量补充钙肥,可在坐果后叶面喷施花果医生果能钙;冬季注意清洁果
草莓育苗的话,一棵可以繁殖40—50棵,甚至更多,但是,为了保证苗子质量,一般要求繁殖40棵左右。那么,育苗移栽的话一亩地定植大约在8000到10000株。
草莓大量烂果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由于下雨天导致田间大量积水,草莓被雨水浸泡所致。特别是现在草莓种植多用地膜种植,一旦下雨草莓与地膜接触的地方便会产生积水,而由于现在传统的地膜并没有渗水的功能,如果雨期过长就使草莓长期处于雨水浸泡之中,从而导致草莓烂果,这也是为什么草莓烂果都是从与地膜与地面接触的地方开始烂起的原因。
地老虎俗名地蚕。为杂食性昆虫。以幼虫为害草莓,幼龄幼虫危害不明显,三龄以上幼虫肥大,光滑,暗灰色,带有条纹或斑纹,白天潜伏在废物或6~7cm以上表土层内,傍晚或夜间活动。常咬断草毒新茎,使整株萎蔫死亡,也吃食叶片或将果实吃成窟窿。温度越高,其活动越盛。成虫喜欢在湿润地面或近地面的叶背产卵,也喜欢在许多杂草以及茄子、辣椒等叶上产卵。防治
冷藏电照育苗是将植株直接置于较低温度的冷藏设备中,满足花芽分化的低温需求,以达到促进花芽分化目的的育苗方法。以福羽品种作试验材料,8月下旬至9月上旬12℃下连续冷藏12-16天。冷藏期中每天用500勒克斯的电灯补充光照8小时,9月12日调查所有冷藏苗,分化都比未冷藏苗提前。冷藏时补充光照处理的植株分化程度最高,比对照提前15天分化,开花株数、产量也
草莓育苗期注意事项:草莓果实收获结束后,进入育苗期。草莓苗木质量的好坏对下年度草莓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母株的选留繁苗母株宜从健康无病的1年生匍匐茎苗中选取,尽量不用收获果实生产株作繁苗母株。如果利用采收后的生产园直接繁苗,需选留健壮无病的植株。每平方米留母株1~2棵,剥除枯叶、老叶及残留花茎,将多余植株
1、用黄色薄型塑料板,诱粘迁飞桃蚜。用长30厘米,宽20厘米黄色薄型塑料板,其表面喷涂一层机油,每隔1-2米放一块,不仅可诱粘到大量有翅桃蚜,还可预测桃蚜的迁飞始期、高峰期。2、药剂防治。可选用机油乳剂300倍和乐果乳油1000-2000倍混合液或50%辟蚜雾25%盖死乳油,10%吡虫啉、20%杀灭菊酯乳油等2000-3000倍液。3、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
草莓园一般宜选择质地较好的壤土和沙壤土,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土壤的pH值在5.5~8.0的范围内。以前茬作物种植豆科作物、小麦、瓜类、蔬菜的地块为主。由于马铃薯、茄子、番茄、甜菜等作物与草莓有共同病害,所以不宜选择作前茬作物。大面积种植时要考虑区域分布、上市时期、加工企业、市场定位等问题,尽量选择旅游观光区和交通便利的地区进行规模栽植。
表现为幼龄叶片出现皱缩和叶焦,叶边缘黄色,生长点受伤害,根粗短、色暗。随着缺硼的加剧,老叶的叶脉间有的失绿,有的叶片向上卷。缺硼植株的花小,授粉和结实率降低,果小,果实畸形,或呈瘤状,种子多,有的果顶与萼片之间露白色果肉,果实品质差,严重影响产量。
一般开始缺氮时特别是生长盛期,叶子逐渐由绿色向淡绿色转变,随着缺氮的加重叶片变成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幼叶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叶片反而更绿。老叶的叶柄和花萼呈微红色,叶色较淡或呈现锯齿状亮红色。土壤贫瘠且没有正常施肥、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易缺氮。防治方法:施足底肥,以满足春季生长期短而集中的生长特点。如发现缺氮时,每亩追施
1、授粉不良在严寒季节,即使室温高于5℃,草莓也常因授粉不良而结畸形果。其原因是在寒冷季节,室外气温低,温室放风口小、放风时间短,温室内处于无风状态,外界处在寒冷季节,无昆虫进入室内,草莓不能借助风力和昆虫来授粉。预防对策是进行人工或蜜蜂授粉。草莓从开花到落花一般需要4-5天。开花期间,可利用毛笔进行人工授粉。人工授粉的花朵不但落花快,
随着草莓浆果的生长和发育,果实的外观和内部生理和生化都发生一系列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判断草莓是否成熟,从而可以确定草莓是否可以采收。首先,草莓浆果随着发育期而增长,果实开始由绿逐渐变白,最后成为红色或浓红色,并具有光泽,果实色泽的变化最先是受光面着色,随后背光面才着色。还有的品种是果实顶部先着色,随后果梗部才着色,有的品种直至完
1、保温温室内夜晚温度较低,蜜蜂结团,外部子脾常常受冻。为此,晚上应在副盖上加草帘等保温物,维持箱内温度相对稳定,保证蜂群能够正常繁殖。2、喂水温室内蜂群的喂水通常有两种,一是巢门喂水,采用喂水器进行喂水;二是在蜂箱前约1米的地方放置一个碟子,每隔2天换一次水,在碟子里面放置一些草秆或小树枝等,供蜜蜂攀附,以防蜜蜂溺水死亡。3、喂糖浆温
浆果成熟期不能正常着色,全部或部分果面呈白色,白色部分种子周围有圈红色,病果味淡、质软、果肉呈现杂色、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成熟期间低光照、氮肥施用过多以及果实中含糖量低是引起白果病的主要原因。
控制温室内湿度是防治灰霉病的重要措施,合理灌溉,耕种帮提倡地膜下铺设滴灌带等节水灌溉设施;做好大棚的通风换气,尤其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时,要抢机会确保每天必要的通风换气时间;除垄上盖膜外,可在走道铺足稻草等,以減少土壤水分蒸发,对降低棚内湿度很有好处。棚室草莓出现灰霉病后,及时摘除病叶、病花和病果,減少侵染病源。严格控制棚内温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