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居世界第10位,种植面积74.3万公顷,占世界高粱种植总面积的1.6%;单产4.03吨/公顷,是世界平均单产的3倍,在高粱主产国中居第1位;总产量达到299.5万吨,居世界第6位。
粘虫又名夜盗虫,每年5月至6月初从关内远距离迁飞来我省。迁入后即产卵,6月10日前后孵化成幼虫,吃高粱叶片,5-6龄进入暴食期。防治要在幼虫3龄以前,才能收效显著。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剂,每亩用50-100克;或用20%速灭杀丁乳油,每亩20-30克;或用25%敌杀死乳油,每亩20-25克;还可用灭虫灵胶悬剂,每亩23-25克。
症状:高粱立枯病主要为害幼苗。多发生在2—3叶期,病苗根部红褐色,生长缓慢。病情严重时,幼苗枯萎死亡,引致缺苗。7—8月生育中后期个别地块也有发生,为害根部,引致高粱烂根。发生规律:病菌在土壤中存货,以菌丝体活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由土壤传播病害。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为害玉米、大豆、甜菜、陆稻等多种作物额的幼苗或成株,引致立枯病或根腐病。5、
春作播种期约在农历三月底至四月中旬,秋作则选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下旬之间播种,时间不宜太迟,以免生育中后期遇低温,影响生育而延迟成熟期。?xml:namespace>
高粱按生育期可分为几个阶段(1)苗期。高粱从种子萌发到拔节前为苗期。通过休眠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出苗。这一时期需要25~30天,要长出8~12片叶,是高粱纯营养生长期。(2)拔节期。这一时期,穗分化开始,植株由纯营养生长转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从拔节至旗叶展开之前,需30~40天。(3)抽穗开花期。旗叶展开(挑旗)后,穗从旗
高粱不是自花授粉植物,是常异化授粉植物。
(1)温度、水分与贮粮的关系。引起贮粮霉变的直接因子是贮粮微生物的繁殖为害。微生物的繁殖以水分和温度为主要条件。高粱安全贮粮必须具备的条件是:水分含量13%时,粮温不宜超过30℃;水分含量14%时,粮温应在25℃以下;水分含量15%时,粮温应在20℃以下;水分含量16%时,粮温应在15℃以下;水分含量达17%时,粮温应在10℃以下。(2)相对湿度与通气情况。
1、药剂防治:防治高粱纹枯病的首选药物为井岗霉素,其余还有多菌灵、托布津、退菌特、粉绣宁和禾枯灵等。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或50%纹枯利乳剂500倍液、50%退菌特50克,兑水50千克喷施防治。2、及时清除病原及时深翻消除病残体及菌核。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3、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
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为3.5—6.0mm,雄成虫略小,体黑色,长方形,末端钝圆;头黑色,近菱形,具粗大刻点;触角、喙具4节,复眼红褐色,半圆形突出;单眼漆黑色,前胸背板近方形,肩角钝圆;小盾片三角形;腹部腹面黑褐色。前翅革质部具一大一小近三角形斑纹,膜质部具3—4条简单纵脉;后翅透明,膜质。卵香蕉状,初乳白色,后变橙黄色,孵化前变为深红色。初孵
由于高粱在宠物市场有了一定的需求量,在一些边远山区农村,不少农户开始种植高粱出售,但是碰上此类病害有时束手无策,急需这方面的防治知识。1.农业措施秋后及时深翻,将病残体深埋土中。高粱生长后期及时追肥儿施磷肥,增强植株抗病力。2.人工防治高粱紫斑病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因此,尽早打去植株下部的l-2片老叶,既有利于通风透光
1、熊杂3号: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选育。特征特性:生育期122天,株高235厘米,茎粗2.0厘米,穗长29厘米,穗型中紧。红壳,白粒。单穗粒重100克,千粒重35克,角质率75%、出米率83%。蛋白质含量9.35%。赖氨酸含量0.273%,单宁含量0.057%,米质优良,适口性好。根系发达,抗逆性强,抗旱、耐涝、耐瘠薄、抗倒伏,抗病能力强。2、沈杂5号沈阳市农科院高粱
一要选择抗早衰的优良品种。二要适时播种,使高粱发育的关键时期避开高温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三要在管理生长中后期及时追肥和排灌水,为管理创造一个适于生长的环境条件。
高粱除了可以食用外,还可以做词料和工业原料,可以制成淀粉、高粱酒等。我国许多名酒都是以高粱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高粱的籽粒含有丰富的营养,蛋白质和热量略低于玉米。随着高产优质品种的选育,高粱的品质还会有更加明显的改进。高粱属在禾本科分类系统中,位于黍亚科须芒草超族,是一类演化上较高级的类群,在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季风雨区起源和发展,适生于
高粱播种后种床上土壤松散,易因失墒而落干,必须及时进行镇压。播种后镇压可破碎土块,弥补地表缝隙,减少蒸发,防止失墒,还可使种子与湿土紧密接触,促进种子吸水发芽,提高出苗率。经验表明,播种后表土层刚刚出现有干土迹象(俗称“背白”)时,进行镇压最为适宜,过早或过晚均不能取得良好的镇压效果。播种后镇压有人工踩和磙子(或镇压器)压两种。一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mm左右,灰黄色,间额棕黑色,下额须黑色。雄蝇端部色浅,前足股节全黄或末端部分黑色,雌蝇前足腿节端半部黑色;雄蝇第3腹节背板正中两侧各具一梯形棕斑。第4背板棕斑小,近圆形;雌蝇第3、4腹节背板各具1对三角形斑,第5节斑纹很小。卵长1.3mm,白色船形两端稍平,呈波浪状。卵中央纵行隆起,上面具网状纹,两边似船缘。幼虫末龄幼虫体
泸糯3号、泸杂四号、泸杂6号、青壳洋高粱
1、食用;2、酿酒;3、制醋;4、提取淀粉;5、制糖;6、作中药;7、作畜禽饲料。
早春和初夏阴雨连绵,昼暖夜凉的天气有利发病。植地低洼积水,田间郁闭高湿,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会加重发病。
在北方,高粱能做下茬作物。上茬作物种植早熟马铃薯品种、白菜类繁种(菜心),下茬种植生育期100~110天的辽杂19号、四杂25号、吉杂90等中早熟高粱品种。上茬适时早播,马铃薯可覆膜种植;下茬及时抢播,必要时可提前催芽或育苗处理。下茬高粱适当合理密植,一般比春播增加密度30%左右,不施底肥,后期可根据情况追肥。
苗期。高粱从种子萌发到拔节前为苗期。通过休眠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出苗。这一时期需要25~30天,要长出8~12片叶,是高粱纯营养生长期。拔节期。这一时期,穗分化开始,植株由纯营养生长转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从拔节至旗叶展开之前,需30~40天。抽穗开花期。旗叶展开(挑旗)后,穗从旗叶鞘抽出,称抽穗。花序自上而下陆续开花。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