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的营养价值1.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2.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是高出50倍,对多种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3.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用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4.花生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同时也
花生根部长有根留菌,有制氮造氮的功能,所以对氮肥的需求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相反倒是对磷钾肥的需求量偏大。一般来说,一亩花生需要施12%~16%的磷肥50公斤,另需施钾肥20公斤左右。花生在整个生长期间更需钙、钼、锌、硼这些微量元素。花生缺钙无硼难以形成饱果,缺钼会使秧苗黄叶,缺锌后期秧苗会出现枯萎死棵现象。如果单一为花生追施氮肥,容易造
先浸泡,然后再水中加入调味料煮,在晒干即可。在家原来做过。
(1)引种前摸清品种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如无霜期长短、有效积温等,与当地条件比较后,再确定是否引种。(2)引种后必须进行小面积试种,最好在引种范围内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地点同时进行,以便作出全面鉴定,较准确地评价引种利用价值,证明有增产效果后,才能大面积推广。在试种鉴定前,不可大调大运,盲目推广。(3)严格检疫。避免把本区域没有
在花生整个生长季节皆可发生,但其发病高峰多出现于花生的生长中后期,故有“晚斑”病之称。发生在夏季,自6月始发,8-9月盛发。
花生轮作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提高土壤肥力。花生与禾本科作物、甘薯、蔬菜等轮作,由于需肥特点不同,更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实现营养成分吸收利用互补,同时花生根瘤菌固氮,收获后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营养。二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花生根系较深,能把土壤中的钙积聚于土壤表层,增强土壤团粒结构;禾本科作物的根系较浅,能使土壤的孔隙度增加,促进微生
一是提高土壤肥力。花生与小麦、水稻、玉米或甘薯等作物轮作,由于需肥特点不同,栽培条件不同,通过轮作换茬,可以充分利用土壤的养分,因而有利于作物生长。禾本科作物需氮肥较多,需磷、钾肥相对较少;花生是豆科作物,具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而从土壤中吸收磷、钾较多,吸收氮素相对较少;禾本科作物具浅生的须根系,主要利用耕作层养分,花生
黑斑病的症状与褐斑病大致相似,为害部分相同,两者可同时混合发生。(1)叶片:黑斑病病斑比褐斑病小,直径1~5毫米,近圆形或圆形,暗褐色至黑褐色,叶片正反两面颜色相近。病斑周围通常没有黄色晕圈,或有较窄、不明显的淡黄色晕圈。在叶背面病斑上,通常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子座,呈同心轮纹状,并有一层灰褐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
如何确保花生一播全苗,请您参谋。
(1)清除菌源:常年种植花生田块,在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对田间病株应及早拔除深埋或烧毁。(2)合理轮作:对重病区。水源条件较好的,实行旱轮作是控制花生青枯病发生危害最有效的措施。(3)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种植的花生品种缺乏抗病品种,但对实施轮作有困难的地区,应利用品种间的抗病差异,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4
花生出油率一般为40-50%。
~1.轮作倒茬。连年重茬极易诱发果腐病,应科学轮作倒茬,间隔两到三年再种植。2.异地换种。一些农民不注意对花生品种选纯复壮,导致该品种出现了严重退化,品质变差,产量下降,感病性增强,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果腐病会更加敏感。为此,可采用异地换种的方法,既能降低病害发生率,还能提高花生产量。如河北省的种植户可选购山东、河南等地繁育的花生种子。据生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子座或菌丝团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子囊腔在病组织中越冬,但不是主要初侵染源。翌年遇适宜条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落到花生叶片上,遇适宜温度和水滴,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穿透表皮进入组织内部,产生分枝型吸器汲取营养。病菌生长温限10-37℃,最适为25-28℃。秋季多雨、气候潮湿,病害重;少雨干旱年份发病轻。土壤瘠
【谢谢采纳】花生清棵】是指花生齐苗后及时将埋在土中的两片肥大的子叶清出地面。其作用有:使从子叶叶腋间生长出的结实最多的第一对侧枝露出地面,进行光合作用;使地上部分枝增多,茎枝粗壮,节间变短。还能促使根系扩展和深扎,提高吸收肥水的能力。清棵的花生,单株花芽分化早,数量多,而且都在基部,增产效果明显。【田间管理】清棵是为解决花生深播全
做好花生的田间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1.护膜保墒。播种后,要经常检查薄膜有无破损、透风之处,如发现及时用土压好、堵严。2.查苗补种。幼苗出土时,要经常检查出苗情况,发现幼苗拱土难时,可将土扒开,引出苗后,再把播种孔封严,并及时查苗补种确保全苗。3.清除杂草。出苗后,及时清除苗眼杂草,对膜内的杂苹,采用压土的方法,见苹就压,草死后撤土。畦沟
1)反枝苋别名红枝苋、野觉苋、西风谷,苋科一年生晚春性杂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适应性强,不同条件下的花生田均有生长。不耐阴,在高秆作物田生长不良。多数5-6月份出苗,7-8月份开花,8-9月份成熟。出苗期可持续到8月份。种子边成熟边脱落,经过越冬才能发芽出苗,种子被牲畜整粒吞食后排出体外仍能发芽。埋在深层土壤中可保持10年的发芽力
花生早期落叶的主要原因有:脱肥早衰,沙性强的地块更严重;叶斑病危害,尤其是网斑病和褐斑病,一旦发生就蔓延迅速,往往几天内造成叶片大量脱落;过早或过量喷洒植物调节剂,预防早期落叶可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措施有:一、预防叶斑病。花生到生育后期,危害叶片引起早落叶的叶斑病有多种,危害较重的主要是褐斑病和网斑病。可在发病初期,
1.精选种。在播种前首先对花生荚果进行精选,剔除杂果、烂果、虫果。其次剥米后按照籽粒的大小进行分等级,将籽粒大的播种在一起,籽粒居中的播在一起,淘汰籽粒小、瘪、出芽、霉变的种子。2.播前晒种。播前晒果能够杀灭荚果表皮上的病菌,增强种皮的透水性,加速种子的吸水过程,促进酶的活性,有利种子内养分的转化,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出苗整齐。种子成熟
1、基肥要足:基肥用量占施肥总量的80-90%,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3000公斤。2、增施磷肥是关键:花生需要磷肥比一般作物多,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很高,亩施过磷酸钙10公斤,增产效果明显;在脊薄的地块施用磷肥时加入尿素每亩2.5-5公斤作为种肥,更能发挥磷肥的增产效果。施用种肥时,要将肥料与种子隔离,以免影响其发芽。3、使用钙肥:亩施硫酸钙10公斤,
大多在盛花期才在田间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