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轮作。此病主要靠存活在土壤中的病菌侵染为害,实行与非寄主作物合理轮作,如花生与水稻或玉米、高粱等轮作,可以消灭土壤中的病菌,能有效防止该病发生。二、改良土壤,注意排水,多施有机质肥。基肥要增施石灰、草木灰和磷肥。每亩基肥要施石灰4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可促进花生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力。三、及时拔除病株烧毁。
发生规律:二者以菌丝块或菌丝体在土中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菌丝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成为田间的再侵染源。褐斑病一般在开花前发生,黑斑病发生较晚。雨水多时,湿度大时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连作地发生较重。肥力高、花生长势好的发生轻。防治方法:1、抗病品种。2、施足有机肥。3、清除田间病残体,与禾本科作物轮作。4、药剂防治
花生叶腐病主要为害花生植株中下部叶片,严重时病斑也可蔓延到茎秆、果针上。发病轻时,底叶发生霉腐,提早脱落,严重时植株干枯死亡。
药剂防治:在花生生育期内,自始花起根据病情每10~15天喷1次药,连续喷2~4次,每次每亩喷药液50~75升,能达到预防和控制病害发展的效果。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80%代森锰锌4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波尔多液200倍液(硫酸铜:生石灰:水为1∶2∶200)。生育后期不要喷施多菌灵,
1.全土层深厚。高产田全土层要在50厘米以上,花生的根群99%分布在50厘米以内,主根则深扎1米以上,因此,土壤深厚对花生根系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2.耕作层暄活。厚度在30厘米的范围是暄活的耕作层,也是花生吸肥能力最强的主根群分布层。3.结实层疏松。10厘米以上的表土层是花生根茎生长和果针结实的结实层。要求土壤通透性良好,干时不散不板,湿时不黏不澥
花生在不同地理条件下的产量不同,土壤肥沃的地块可产皮果800--1000斤,地里差的一般600--800斤
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质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所以对各种出血及出血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有明显效果。西医认为,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质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所
花生中午容易发生萎焉是怎么回事?应该是失水造成的生理现象,高温夏季更为明显。
一、适时培土:培土时间掌握在田间刚封垄时或封垄前已有少数果针入土,大批果针即将入土时进行。培土过早,下部果针入土就早,易形成芽果和烂果,且此时杂草尚未全部出土,培土后继续滋生,增加了除草难度,培土过晚,大批果针已经入土,只能增加后期的上部果针入土机会,从而增加秕果和幼果,而先入土的果针因所处的土层加厚,造成荚果发育不良,易增加秕果
整地施肥:花生应选在疏松的土壤种植,然后深翻土壤3-4次,施入基肥即可播种。选种播种:应选颗粒饱满、个头较大的种子,进行晾晒以后合理播种。间苗补苗:等齐苗以后适当进行间苗补苗。合理施肥:花生喜肥,结果期需将钙肥、硫肥,搭配硼与钼元素一同施入。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锈病与叶斑病,田鼠可采用诱杀法。
花生对土壤要求:第一是不重茬,否则会引起病虫害和花生根系自身中毒。第二是土壤pH值要在6-7之间,土壤疏松、透气、上砂下壤、上虚下实。第三是需要含有机质和充足的钙素。土壤条件具备之后,在播种前应先晒种,剥壳分级粒选,为了减少烂种和病害,应使用杀菌灵和微肥拌种,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一、结实层疏松。0至10厘米的表土层为结实层,土质最
防地下害虫的话像拜耳的高巧,先正达的锐胜等蛮好。防病的话,先正达的适乐时,适满金等挺不错,病虫都防,先正达的艾科顿,迈舒平等,推荐艾科顿,28.08%噻虫嗪+0.66%咯菌腈+0.26%精甲霜灵三元复配而成,能高效预防花生早期主要病虫害,保护持久,更能明显促进作物生长,确保苗齐和苗壮,充分发挥花生增产潜能。
氮对花生的生命活动有重大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花生的代谢和生长发育。氮供应适宜时,蛋白质合成量大,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加快,花生生长茂盛,叶面积增长快,叶色深绿,光合强度高,荚果果实饱满;氮供应不足时,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的合成受阻,花生植株矮小、叶片黄瘦,分枝少,光合强度降低,产量降低;氮供应过多,尤其是磷钾配合不当时,会造成植株营
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多个品种搭配与轮换种植,避免单一品种长期种植。重病田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雨后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花生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沤肥,深耕土地,以减少病源。花生发病初期,当田间病叶率达10%一15%时应及时施药防治,可用下列药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充分晾晒。花生为豆科植物,花生仁在贮藏期间遇到较高的湿度环境,极容易吸收水分引起变质,所以在贮藏前要对花生果进行充分的晾晒使其含水量保持在8%以下,在秋季晴朗天气条件下,鲜花生果晾晒的时间保持在7-10天之间。2、掌握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贮藏入库前要对种果进行精选,捡去破壳、病虫害荚及受到虫咬危害的荚果;含水量应控制在8%以下,贮藏温度不
主要害虫有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鳃金龟等的幼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苗期发生的蚜虫、蓟马等地上害虫。
花生小叶病又叫病毒病,不同的地块发病程度不一样,一般来说离刺槐、棉槐、国槐较近、播种又较早的地块发生重。主要表现为病株矮小,长期萎缩不长,叶片厚,叶色浓绿结果却是少而小,跟豆粒似的。这种病是由蚜虫传播的,要预防此病发生须及时灭蚜,可以用2.5%的高效氯氟氰菊脂1500倍、或3%啶虫眯2000倍、或10%吡虫啉3000倍分别掺加1500倍天达裕丰+600倍天达21
花生植株中磷的临界值为0.2%,低于该值,缺磷症状明显。
适合蛋白生产的花生品种有哪些?
花生叶斑病是叶部黑斑病、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总称,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柄、托叶,茎上也受其害。花生叶斑病是叶部黑斑病、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总称,病害能混合发生于同一植株甚至同一叶片上。褐斑病发生较早,约在初花期即开始在田间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生较晚,大多在盛花期才在田间开始出现。黑斑病和网斑病发病较重,引起严重落叶。病斑主要发生在叶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