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用抗病品种。据了解,桂平市的迟熟品种“白露1号”抗鬼帚病,可考虑引进试种。石峡、龙壳、红核仔等较感病,而乌龙岭、信代本、大乌圆等较耐病。但感病品种与耐病品种不宜混栽。2、加强栽培管理。树势衰弱、管理不善、秋梢抽生不齐、在寒潮来临时尚未生长充实的秋梢,易感病。果树进入结果期后,每年增施有机肥,氮磷钾配施(N:P:K=1:0.5:1),尤其
挂吊贮藏是龙眼产地少量贮藏的土办法,即用开水烫果后进行挂吊保存。具体做法是:将采下的果穗浸于沸腾的开水中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浸烫30~40秒钟,以不烫伤果肉为度,热烫后随即取出,挂于阴凉通风处,晾后风味与鲜果稍有差异。由于果肉水分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减少,一般不易长霉。
龙眼贮藏的适宜低温为1~3℃,相对湿度为90%~95%,此条件下可使果实保鲜10—15天。气调贮藏时,氧气含量以6%~8%、二氧化碳含量以4%~6%比较适宜,可使果实保持40天以上。
龙眼是我国南方名优特产水果,由于采收期气温高,果实呼吸作用很强,营养物质消耗快、水分蒸发大,果皮迅速衰老;同时因龙眼果实皮薄、多汁、含糖量高,易受机械损伤和感染病菌,故采收后必须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贮藏保鲜,其方法如下:1.采收用于贮藏的龙眼以达到八至九成成熟度采收为宜,即当果皮由青色转为黄褐色、果实由坚硬变为柔软而富有弹性、生青味消失
一、龙眼鸡识别:龙眼鸡属同翅目,蜡蝉科。在国内分布明显偏南,大致以北纬26度为北限,局部地方密度颇高。成虫、若虫以口针从栓缝插入树干和枝梢皮层吸食汁液,被刺吸后皮层渐次出现小黑点。数量多,发生严重时,能使树势衰弱,枝条枯干,落果或果实品质低劣。其排泄物可引致煤烟病。防治方法:结合荔枝蝽等重要害虫,进行综合防治。越冬期捕捉成虫。卵期结
受灾后应根据受害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措施,补救措施如下:(1)被风连根拔起的树,其生存能力差,应及时进行清理。(2)被风吹倾斜的树,应及时进行回缩,回缩后用塑料薄膜包扎切口,以防切口水分蒸发过多,影响成活,并将回缩后的植株稍微扶起,然后用树叉或支柱将其固定,树头培土护根。(3)被风吹折断的枝干,应及时将折断的枝干进行短截处理,切口用塑料薄
采果后施肥,此时的工作主要是恢复树势,减少黄叶落叶,因此只用氮磷钾还是不够,要营养均衡,尤其是钙镁硼锌等养分,补钙,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吸肥能力,补镁,促进叶片翠绿,减少黄叶,补硼锌,促进花芽分化。可以撒施复合肥时加入微补倍力颗粒剂,有冲施条件的可以冲施微补根力钙+微补冲力镁,促根保叶,促发秋梢好。龙眼采果前根部施肥:15~20天施采前肥
1、加强果园管理,培养健壮树势。对于适龄结果树来说主要是培养健壮的结果母枝。①施肥。采果前后施攻梢肥,以恢复树势,促发秋梢,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每株施入人粪尿200一250公斤,尿素1.2一5.0公斤,磷肥1.4一1.8公斤,氯化钾1.5一2.4公斤。有条件者可施2一3公斤的花生鼓。立春雨水施花前肥,以促进花器发育,提高花质,增加雌花比例,减少异常落果。每株施人粪尿100
1.采前处理用扑海因600~700倍液、0.02%,4-D溶液,或两者混合液对龙眼树进行喷雾,可起到延长龙眼采后贮藏时间的作用。一般于采前2周左右喷施,出口果应在采收前3~4周喷,并须领取市级以上商品检验所出具的出口植检证方能出口。2.适时采收北运的龙眼,于8.2~8.8成熟度时采收;而近地销售或做桂圆肉的龙眼,可待8.6~9成熟度时才采收。以提高果实糖份、氨
注意事项:幼年树的管理应注重间作与覆盖、扩穴改土、及时施肥、合理整形修剪,形成良好的树形,培养强壮的骨干枝。成年树则着重增施肥料、培土、耕作、排灌和修剪。
1合理施肥以往龙眼施肥,侧重于采果后施肥,施过冬肥,造成土壤存留过多肥料,若遇上暧冬年份,易抽发冬梢和次年花穗“冲梢”,不利花芽的形成。应改变传统的施肥习惯,巧施采前肥,严格控制冬肥,重施花前肥。采果前10~15d,以速效性氮肥为主,在树冠滴水线范围内挖环形沟淋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麸水50kg加尿素0.35~0.6kg(以株产50kg的龙眼树为例,下同);若树
龙眼和桂圆其实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它们都为同一种水果;龙眼一般指新鲜的果实,剥去外壳后即可食用,而桂圆指晒干的去壳去核、只留下果肉的的龙眼。龙眼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糖类及有机酸等,能够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
荔枝和龙眼的气候适应性基本相同,适栽区域也几乎相同。由于荔枝色艳、果大、酸甜适中,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其商业栽培遍布全球亚热带适栽区。目前,全球荔枝总面积约75万公顷,年产量约250万吨,其中96%以上的荔枝产自亚洲。主产国包括中国、印度、越南、泰国、马达加斯加、孟加拉国、墨西哥、尼泊尔、澳大利亚等。龙眼尚未普遍被亚洲以外的消费者接受
龙眼果实以充分成熟采收为宜。当果实有以下变化时,龙眼果实已经成熟:果实由坚实变为软而有弹性感;果面由粗糙转为薄而光滑;果核由白色变为黑褐(某些品种为红褐);果肉生青味消失,代之以由淡变甜。采收应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进行,中午、下午气温高,果实易变色。雨天不宜采收,因为果实易感病害,不能久放或贮运。采时用采果剪在果穗基部下1~2张复叶处
降水量过多而导致营养缺失或落果现象严重,可喷用2,4-D、防落素、核苷酸等能减轻落果,同时加深排水沟,尽快消除积水。此外,当发现有虫害可施用吡虫啉、敌敌畏、敌百虫等具有触杀作用的农药,可施用2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效果不错。
及时施好采前采后肥,是克服龙眼大小年结果,保证高产稳产的关键。具体做法:在龙眼采收前15-20天,当果核变黑,果皮转滑,果肉透明时,施采前肥,以速效、速溶氮肥、钾肥为主,结果50公斤以上的树,每株施尿素1.5-2公斤,氯化钾0.75-1公斤,兑清水或沤制腐熟的人畜粪水80-100公斤后淋施,或雨后撒施。在龙眼采果后5-10天内施采后肥,以氮磷钾完全肥和优质有
1、土壤龙眼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多雨、阳光充足、冬季和初春适当低温,其根系要求微酸至酸性土壤。丘陵红壤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空气流通、阳光充足,若能深翻改土,多施有机质肥料,龙眼就能生长得很好,并能获得较好的收获。2、温度温度是影响龙眼生长结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年平均气温18.4-26℃的地区,适宜龙眼的生长;低温限制了龙眼北移,龙眼在
龙眼果树的砧、穗(如果不分品种进行嫁接)有存在着较高的不亲和的几率。例如,将储良的品种作穗,嫁接在以大乌圆品种作砧木上,其亲和率(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而嫁接在以石硖品种作砧木上,其亲和率仅达约60%。以石硖品种作穗,嫁接在以大乌圆品种作砧木上,其亲和率仅达50%左右。并且,即使亲和率高的两个品种嫁接,其高位嫁接亲和率比低位嫁接低(一般
龙眼果偏暗哑色,是什么原因?请问喷什么药才使果色靓?龙眼树势弱树体养分积累少、果园较为干燥、昼夜温度相差少,龙眼果实都会出现果色偏暗光泽差的现象。建议在傍晚对树冠喷水雾,以减缓植株在夜间的呼吸强度。用芸苔素内酯加入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每隔10天喷1次,最好在傍晚时用药。芸苔素内酯可提高植株对不良条件的抗逆能力,叶面肥能迅速对树体有机养
1、应施好花前肥、稳果肥、壮果肥,最好能结合防病防虫进行叶面追肥。2、重点防治的病虫有椿象、金龟子、尺蠖、卷叶虫、蛀果虫类、霜疫霉病等。3、在花果期,要防止果园积水,又要防旱;在盛花期如遇天旱、吹干风尤其是干热风时,应先灌水,并在上午8-10时喷水于树冠上洗花。4、有疏穗短截和长花穗短截。前者在花穗长5-10厘米以下时,节间尚短,截除顶部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