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的饲养,保证仔猪在胎儿期正常发育,哺乳期也能吃到充足母乳。
(2)仔猪生后固定乳头哺乳,提早补料,提高仔猪增重,保证仔猪茁壮成长。
(3)抓好断奶,实现断奶的平稳过渡,特别是饲料的逐渐过渡,适宜温度的保持,以及圈舍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的创造等。
(4)选择质量好的饲料品牌,不贪图便宜,关键看效益。在保证仔猪生长发育好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饲料。如果是自配饲料,要注意饲粮的多种搭配,各种养分平衡供应,防止饲粮单一.
(5)搞好圈舍卫生,做到冬暖夏凉,做好防疫工作,定期驱虫。
(6)防止近亲交配,不断更新猪群,提高猪群质量,及时淘汰老弱和泌乳性能差的母猪。
僵猪又叫“小老猪”,是在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由于受到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使猪生长停滞。年龄虽大,但个儿很小。被毛粗乱,体躯消瘦,形成两头小中间大(肚子大)的小老猪。这种猪光吃不长,给生产造成损失。
根据情况分析,僵猪产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由于母猪配种年龄太小,或母猪在怀孕期间饲养不当,母体营养供应不能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使胎儿发育受阻,出生体重小;其次是母猪在哺乳期饲养不当,母乳不足或缺奶,致使仔猪发生奶僵;三是由于仔猪患病,如仔猪腹泻病、蛔虫病、气喘病等,使仔猪发生病僵;四是仔猪补料不及时以及断奶不当,断奶后饲养管理不善,仔猪饲料营养不平衡,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缺乏,引起仔猪发育停滞,形成僵猪;其他如近亲交配、圈舍阴冷潮湿、营养不良等等也能形成僵猪。一般以“奶僵”、“病僵”、“料僵”和“断奶后僵”占的比例较大,且大部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综合影响的结果。
从以上僵猪发生的原因分析,防止僵猪的发生,必须采取以下综合防止措施:
(1)加强母猪怀孕期和哺乳期的饲养,保证仔猪在胎儿期正常发育,哺乳期也能吃到充足母乳。
(2)仔猪生后固定乳头哺乳,提早补料,提高仔猪增重,保证仔猪茁壮成长。
(3)抓好断奶,实现断奶的平稳过渡,特别是饲料的逐渐过渡,适宜温度的保持,以及圈舍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的创造等。
(4)选择质量好的饲料品牌,不贪图便宜,关键看效益。在保证仔猪生长发育好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饲料。如果是自配饲料,要注意饲粮的多种搭配,各种养分平衡供应,防止饲粮单一.
(5)搞好圈舍卫生,做到冬暖夏凉,做好防疫工作,定期驱虫。
(6)防止近亲交配,不断更新猪群,提高猪群质量,及时淘汰老弱和泌乳性能差的母猪。
对已形成的僵猪,应单独饲养,个别照顾,有病治病,有虫驱虫,加强营养。必要时采取饥饿疗法,停食24小时,仅饮些加适量盐的水,达到增强食欲的目的。 对哺乳期的僵猪,有条件时可采取寄养的办法,让它多吃几天奶,以利加速发育。
预防措施
1 按照猪的饲养标准配制各类猪的全价饲料。做到营养全面,品质新鲜,不霉败变质,无毒害。防止饲料单一,做到青、粗、精饲料合理搭配,特别要注意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平衡供应。
2 加强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要看膘投料:经产母猪七成膘配种、八成膘产仔。产后不要急于喂料,应少喂勤添。1周后给母猪提供充分营养,提高泌乳量,让乳猪吃足母乳。
3 科学地接产、护理,合理给仔猪固定奶头。仔猪3日龄要补铁、补水;5~7日龄提早开料。产房要保持清洁卫生、干燥、保暖,舍温不低于17℃。仔猪保温箱第1周为32℃~28℃,第8~35天为28℃~25℃。弱小的仔猪最好固定在前边的奶头。
4 做好仔猪断奶工作,尽量减少应激。做到饲料、环境和饲养管理"三过渡"。乳猪早开料,同窝原圈断奶,断奶之初要限食,适当提高断奶仔猪舍的温度。
5 做好各种疾病的预防工作,建立健全猪的免疫程序,按时打预防针。定期驱除内外寄生虫,减少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有效地治疗。
6 加强公母猪的选种工作。对于母猪乳头这一性状,尤应重视。猪的两行乳头最好选取平行排列者,有效乳头总数应在7对以上,无副乳头、瞎乳头,每个乳头必须饱满,以八字外翻为好。
7 严防近亲繁殖,每个世代的近交系数增量不得超过2%。在选留或购买种猪时,应严格审查系谱,尽量使种猪之间无血缘关系。在商品猪场应提倡不同品种或品系间的杂交,产生杂种优势,降低僵猪发生率。
8 严格整顿猪群。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猪,公母猪年更新率25%,母猪产7胎之后原则上都应淘汰,公猪也只能用到秽。
下一篇: 我国桃树生产的现状与前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