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调整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比例。一般采用饲料代谢能与粗蛋白的比例为160~180。产蛋初期取低值,后期取高值。(2)按鸡日龄、体重、产蛋率甚至气温、环境,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在控制高能物质供给的同时,掺人一定比例的粗纤维(如苜蓿粉)可使肝脏脂肪含量减少,且对产蛋量没有不利影响。(3)适当限制饲喂,减少饲料供给。减少供给量的8%~12%,从产蛋高峰期开始,高峰前期小些,高峰后期多减少些,主要放在高峰后期限喂,如产蛋鸡每日每只采食量如超过125克,可控制在125克,若产蛋不减少,再降至120克、117克,以不影响产蛋率为适度。避开盛夏,选择秋天后进行。(4)选择合适体重的鸡,剔除体重过大的个体。按120日龄鸡群平均体重计,凡高于平均体重15%~20%的鸡均应剔除,或分群饲养,限制饲喂,控制体重增长。(5)控制饲养密度,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活动空间,减少应激因素。夏季做好通风降温,补喂热应激缓解剂,如杆菌肽锌等,有利于防止该病发生。(6)在饲料中供应足够的胆碱(1千克/吨)、叶酸、生物素、核黄素、吡哆哼、泛酸、维生素E(1万单位/吨)、硒(1毫克/千克)、干酒糟、串状酵母、钴(20毫克/千克)、蛋氨酸(0.5克/千克)、卵磷脂、维生素B1,、肌醇(900克/吨)等,同时做好饲料的保管工作,防止霉变。
下一篇: 棚室油麦菜灰霉病的技术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