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管理分娩后的母猪能够极大的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从而也提高了整个住猪场的生产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生产中,一般注重分娩前和分娩中的疾病防治,而分娩后的母猪饲养管理却往往会被忽略。
由于母猪分娩时间较长,体质消耗较大,精神疲乏,胃肠功能活动能力较差,一般都不提倡喂食,可供给足量的饮水,冬季喝温水,适当的加盐、电解多维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饮少量的麸皮水。
母猪产后乏弱,消化力不强,分娩后的2到3天,要少喂勤添,喂流质食物,而后逐渐增加饲料供给量。一般产后5天才能恢复正常饮食。所以给产后母猪投料时要少给勤添,逐渐增加饲料供给,一般日喂3次一4次,到第7天的投料量要达到或略高于妊娠后期的投料标准。对于个别带仔少的母猪可将投料标准降低到一般水平以下。如果初产母猪的膘情差,但食欲正常,可适当增加投料量,每日多喂料0.4千克。总的饲养原则是该期的投料量必须比妊娠后期多0.5千克左右。
母猪产后8天 -13天,可按哺乳期日粮标准配制饲料。如果发现仔猪生长缓慢,可适量补喂些高蛋白饲料,如鱼粉、豆饼等。饲喂食一定要定时、定量,而且饲料要多样化,以满足哺乳母猪的营养要求每天除了供给清洁饮水外,还要加喂一些优质多汁青饲料。饲养母猪要掌握”吃饱、吃好、吃光”的原则。
母猪产后15天,每天后半夜增喂一次夜料,以避免母猪因白天采食过量而发生顶食。如果母猪食欲旺盛,膘情差,可提前几天加料,相反要酌情推迟加料。仔猪开食前,要尽量促使母猪多泌乳,让仔猪吃到较多奶水。这样使仔猪胃肠能正常发育,为开食、旺食创造条件。
母猪产后30天要停止加料,一直到断奶。该期是母猪生产程序中最后的一个环节,既关系到母猪一年产仔潜力的发挥,也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母猪产后一个月后要注意保膘。
母猪分娩时,生殖器官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机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因此,母猪产后要进行妥善的护理,让其尽早恢复健康,投入正常的生产中
(一)母猪产仔后的饲养 母猪产后可喂少量的麸皮水或稀薄粥料。3~4天内供给混合料,喂五成饱,产后4~5天可逐渐增加喂料量,直到产后1周左右才能按哺乳母猪的饲养水平喂养。一般日喂3~4次,饲喂量是每天4~5公斤的混合料,营养水平以每公斤混合料含消化能不低于12.55兆焦、粗蛋白质16%~18%为宜,同时要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青饲料每天饲喂1.5~2.0公斤为宜。否则易引起母猪产后消化不良或乳汁分泌过多,使仔猪吃不完或吃了引起消化不良而拉稀。注意饲料的品质应该是营养丰富,容易消化。
为促进母猪消化,改善乳质,防止仔猪下痢,可在母猪产后1周内每天喂给25克左右的小苏打,分2~3次于饮水时投给。对粪便干硬、有便秘趋势的母猪,应多加饮水或喂给有轻泻作用的饲料。
有的母猪因妊娠期间营养不良,产后无奶或奶量不足,应及时进行催乳,否则导致仔猪发育迟缓,甚至饿死。可喂给母猪小米粥、豆浆、胎衣肠、小鱼小虾汤等。对膘情好而奶量不足的母猪,除喂给催乳饲料外,可同时采用药物催乳。如王不留行40克、大木通30克、益母草50克、六神曲40克、荆三棱30克、赤芍药20克、炒麦芽50克、杜红花30克,八味药混合,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2次投给,连服2~3天;王不留行、漏芦、通草各30克,水煎配小麦麸喂服,每日1剂,连服3天;催乳灵10片,1次内服等。
(二)母猪产仔后的管理 要保持产房温暖、干燥和卫生。产房环境条件恶劣,产栏不卫生均可能造成母猪产后感染,出现发烧,食欲降低,乳量下降或无乳等,如不及时治疗,轻者导致仔猪发育缓慢,重者导致仔猪全部饿死。因此要搞好产房卫生,要经常更换垫草,注意舍内通风,保证舍内空气新鲜。产后母猪的外阴部要保持清洁,如尾根外阴周围有恶露时,应及时洗净、消毒,夏季应防蚊蝇。必要时给母猪注射抗菌素,并用2%~3%温热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子宫,同时注意保持乳头清洁,防止乳头损伤、冻伤和萎缩。严禁惊吓和鞭打母猪。
催乳 有的母猪因妊娠期间营养不良,产后无奶或奶量不足,应及时进行催乳。否则将导致仔猪发育迟缓甚至饿死。可喂给母猪小米粥、豆浆、胎衣汤、小鱼小虾汤等。对膘情好而奶量不足的母猪,除喂给催乳饲料外,可同时采用药物催乳。如王不留行40克、大木通30克、益母草50克。六神曲40克、荆三棱30克、赤芍药20克、炒麦芽50克。杜红花30克,八味药混合,加水煎汁,每日1剂,分两次投给,连服2~3天。王不留行、漏芦、通草各30克,水煎配小麦款喂服,每日1剂,连服3天。催乳灵10片,1次内服等。
这些工作为乳猪的健康成长和母猪的正常泌乳,正常发情打下了良好基础。
上一篇: 辣椒病毒病发病规律?防治技术?
下一篇: 甘蔗全株发黄,叶片有红黄斑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