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锌是玉米栽培上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之一。其主要症状是:出苗后1-2周左右就有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3~6片叶时更为明显,新生幼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黄白色,叶片基部发白,俗称“白苗”病。以后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受阻,节间变短,结实少,秃尖缺粒,严重减产。严重者,叶肉坏死,变成半透明薄膜状,植株死亡绝收。
玉米是对锌较敏感的作物之一,缺锌症状为幼苗生长受阻并缺乏叶绿素,叶片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或白色条纹,俗称“花白苗”、“花叶条纹病”等。
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小,茎杆细弱,抽雄、吐丝延迟,果穗发育不良,形成缺粒不满尖的“稀癞”玉米棒。
玉米是对锌较敏感的作物之一,缺锌症状为幼苗生长受阻并缺乏叶绿素,叶片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或白色条纹,俗称“花白苗”、“花叶条纹病”等。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小,茎杆细弱,抽雄、吐丝延迟,果穗发育不良,形成缺粒不满尖的“稀癞”玉米棒。
玉米缺锌,出苗后十天左右就有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3-6片叶时更为明显,新生幼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黄白色,叶片基部发白,俗称“白苗”病。以后可以观察到老龄叶片脉间失绿条纹,在主脉和叶缘之间形成较宽的黄色至黄白色带状失绿区,严重时以棕褐色大条斑状枯死,生长受阻,节间变短,植株矮小,结实少,秃尖缺粒,严重减产。
玉米缺锌会出现 “花白苗”,一般出现在出苗1-2周,大面积发生多在幼苗3-5叶期,幼苗老龄叶片出现白色斑点,并迅速扩大形成局部的白色区呈半透明的白绸状,风吹易折断。新生叶淡黄色至白色,特别是叶片近基部的1/3处更为明显。随着叶片的长大,叶片自叶舌至叶尖呈现黄白与绿色相间并与主脉平行的条带。缺锌植株生长矮小,节间缩短,根系稀少。
症状:玉米缺锌症俗名“花白苗”。“花白苗”为苗期症状。出苗后,新生幼叶呈淡黄玉白色,基部2/3部位尤为显著。拔节后,病叶中肋两侧出现黄色条斑,严重时呈宽而白化的斑块,叶肉消失。呈半透时,状如白绸,以后患部出现紫红色,并渐渐变浓成紫红色斑块。病叶遇风容易撕裂;病株节间缩短、矮化;抽雄、吐丝延迟,有的不能吐丝,或能吐丝抽穗,但果穗发育不良。
米缺锌症状:缺锌严重的幼苗出土后在2周内显症,叶片具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且中脉和边缘仍为绿色,有时叶缘、叶鞘呈褐色或红色。
上一篇: 西葫芦保果技术有哪些方面?
下一篇: 温室芹菜防空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