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红细胞体可经口服、伤口、皮下、呼吸道及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发生传染,其中蚊虫叮咬在该病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或许是导致该病在夏秋及降水较多的季节多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猪场在即将达到来的高温季节应加强对该病防控的重视。附红细胞体能够感染各年龄段猪只,如母猪、仔猪及生长育肥猪等,但其对生长育肥猪的危害在临床上报道的发生案例最多、仔猪发生后的死亡率最高。 预防控制
与其他传染病不同,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以使用,处于研发阶段的疫苗类型多为一些基于基因工程原理的疫苗。吕舟等人对白油佐剂、弗氏佐剂、明矾佐剂和铝胶佐剂对其研发的猪附红细胞体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白油佐剂免疫增强效果最好[9]。由于疫苗的研制周期中需要历经多个效果验证阶段,因此其研发时间长,所以当前针对该病的预防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有效疫苗的快速出现。
由于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特性和其自身特征,导致目前现有的很多药物对其无明显治疗效果或效果较差,人们在与该病的长期斗争中发现仅有一部分药物对该病具有明显的防控效果。王婧对8中不同药物对附红细胞体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盐酸吖啶黄效果最好,但需要较高浓度才能起到抗猪附红细胞体的作用,其次为强力霉素和贝尼尔有一定的抗猪附红细胞体作用,其他药物无作用[10]。这一结果与当前临床应用的药物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中吖啶黄和贝尼尔由于副反应较大,已经很少在猪上应用,强力霉素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药物。因此我们建议猪场为了更好的防控该病可以给猪饲料中定期添加一定量的强力霉素(5%)。
上一篇: 番茄无土栽培品种怎么选择?
下一篇: 盆栽文竹枝叶变黄的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