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腐病是莲藕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生较普遍,病叶率30%左右时,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严重田块发病率可达40%以上,明显影响莲藕生产。
识别要点:主要侵染浮于水面的叶片,叶片病斑近圆形至不定形,黑褐色至黑色,坏死部分较易脱落穿孔,从而使浮叶呈破烂状,该病后期斑面上或穿孔斑 的边缘出现白色蛛丝状菌核及白色皱球状菌丝团,进而变成茶褐色菜籽状菌核,严重时叶片腐烂,难于抽离水面。菌丝、菌核皆为本病病征。本病有的病斑呈“S” 形如蚯蚓状,与莲摇蚊危害状易混淆;病斑黑色湿腐状又与叶疫病症状近似。
发病规律:病原为喜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和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藕塘中越冬。菌核借助浇灌水传播,漂浮在水中,接触莲藕浮叶后萌发侵入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菌丝菌核并不断进行再侵染而使病害蔓延。本病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多发生。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情况不明。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科学配方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收获后清除塘内病残组织,减少来年菌源。
2、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或可溶性粉剂500~10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 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 500倍液、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500倍液、25%多•霉威悬浮剂 400~500倍液等喷雾或泼浇防治。隔7~15天1次,喷药2~3次,交替施用,前密后疏。如用泼浇法,上述药液应加1倍水稀释后施用。在施药前尽可能降低水位至浅水层施药24~48小时后回水,恢复所需水位。
上一篇: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生流行特点是什么?
下一篇: 什么叫毛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