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穗颈瘟怎么预防最好? 水稻

水稻穗颈瘟怎么预防最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穗颈瘟的主要病症

穗颈瘟:一般在水稻出穗以后感病,最初在穗颈处生暗褐色小点,逐渐扩大到整个穗颈,并向上、下发展, 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病部组织干枯,稻穗干枯成白穗。

二、加强田间管理

1、水稻孕穗、抽穗期,保持水层15-20厘米,进行深水护胎,抽穗后立即排水至8-10厘米。

2、及时清除池埂及田间杂草,加强田间通风透光性。

3、及时补施硅肥、钾肥,增强植株自身抗性。

三、加强药剂防治

穗颈瘟危害严重,流行因素复杂,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栽培管理,控制 氮肥,促进水稻健壮生长。要求广大稻农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要深入田间,逐块稻田检查,做到提前预防。要求在破口期喷药,间隔3-4天再喷一次药,才能收到最佳防病效果。

当前常用防治稻瘟病药剂有:

1、富士一号(又名稻瘟灵):40%乳油或40%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3斤)加水500倍喷雾。

2、灭稻瘟一号:13%可湿性粉剂,是一种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复合剂,每公顷用药量1500克(3斤)加水500倍喷雾。

3、枯草芽孢杆菌(1000亿活芽孢):亩用量10克,兑水20公斤,进行细雾喷施。

4、吡唑醚菌酯:亩用量20克,兑水30公斤细雾喷施。

喷药要在晴天进行,最好在上午8点以后露水干了或下午4点光照不十分足时,再下地喷药。喷药时要注意均匀喷雾,并保证施药浓度,在配药和喷药时,应注意带胶皮手套和口罩,注意人身安全。